《论俗十二首》
时间: 2024-09-19 21:37: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园丧乱余,归来复何有。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屋庐成飞烟,囊橐无暇取。匹夫快恩仇,王法谁为守。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深虞逻寇知,儿啼扼其口。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还家生理尽,黑瘦面如狗。语翁翁勿悲,祸福较长久。东家红巾郎,长大好身手。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
白话文翻译
在战乱中失去家园后,归来时一无所有。邻居虽然高兴见到我,但他们因忧虑而变得憔悴,成了老者。他们讲述敌寇来时的情景,刀剑穿透田野。惊慌失措中找不到路,夜晚踩着尸体逃走。房屋化为烟尘,连收拾行李的时间都没有。普通人只顾报恩复仇,谁来维护法律。艰难地度过冬夏,四处迁徙于森林和草丛中。深怕巡逻的敌寇发现,连孩子的哭声都要捂住。用树皮做衣服,树根当粮食。回到家,生活全无,面色黑瘦如狗。安慰老人不要悲伤,祸福是长久的。东家的红巾少年,长大后身手矫健。在荒凉的战场上,白发和枯骨先腐朽。
注释
- 故园丧乱余:指战乱后失去家园。
- 忧悴成老叟:因忧虑而变得憔悴,形容老态。
- 白刃穿田亩:形容敌寇的刀剑穿透田野,象征战乱的残酷。
- 囊橐无暇取:连收拾行李的时间都没有,形容匆忙逃离。
- 匹夫快恩仇:普通人只顾报恩复仇,不顾法律。
- 迁徙遍林薮:四处迁徙于森林和草丛中,形容流离失所。
- 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用树皮做衣服,树根当粮食,形容生活极度困苦。
- 黑瘦面如狗:形容面色黑瘦,生活困苦。
- 东家红巾郎:指东家的年轻战士。
- 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在荒凉的战场上,白发和枯骨先腐朽,形容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战乱和人民苦难的同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困苦。诗中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家园景象,展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和无奈。诗中,“白刃穿田亩”、“屋庐成飞烟”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乱的残酷,而“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则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人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写,传达了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园丧乱余,归来复何有:战乱后失去家园,归来时一无所有。
- 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邻居虽然高兴见到我,但他们因忧虑而变得憔悴,成了老者。
- 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他们讲述敌寇来时的情景,刀剑穿透田野。
- 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惊慌失措中找不到路,夜晚踩着尸体逃走。
- 屋庐成飞烟,囊橐无暇取:房屋化为烟尘,连收拾行李的时间都没有。
- 匹夫快恩仇,王法谁为守:普通人只顾报恩复仇,谁来维护法律。
- 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艰难地度过冬夏,四处迁徙于森林和草丛中。
- 深虞逻寇知,儿啼扼其口:深怕巡逻的敌寇发现,连孩子的哭声都要捂住。
- 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用树皮做衣服,树根当粮食。
- 还家生理尽,黑瘦面如狗:回到家,生活全无,面色黑瘦如狗。
- 语翁翁勿悲,祸福较长久:安慰老人不要悲伤,祸福是长久的。
- 东家红巾郎,长大好身手:东家的年轻战士,长大后身手矫健。
- 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在荒凉的战场上,白发和枯骨先腐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刃穿田亩”比喻战乱的残酷,“屋庐成飞烟”比喻家园的毁灭。
- 拟人:如“忧悴成老叟”拟人化地描述邻居因忧虑而变得憔悴。
- 对仗:如“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后家园景象的描绘,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传达了对战乱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刃穿田亩:象征战乱的残酷。
- 屋庐成飞烟:象征家园的毁灭。
- 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象征生活的困苦。
- 黑瘦面如狗:象征面色黑瘦,生活困苦。
- 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象征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刃穿田亩”象征什么? A. 战乱的残酷 B. 田园的美丽 C. 农民的勤劳 D. 自然的和谐
-
诗中“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困苦 C. 自然的美丽 D. 自然的和谐
-
诗中“东家红巾郎”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战士 B. 年轻的书生 C. 年轻的商人 D. 年轻的农民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论俗十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子翚的《论俗十二首》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春望》及其他杜甫的诗作。
- 《白居易诗选》:收录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及其他白居易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