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公择雨后》

时间: 2025-01-04 08:53:37

二圣勤民损膳羞,雨馀今见角田秋。

碧酒尚堪遮眼醉,红榴不解替人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圣勤民损膳羞,
雨馀今见角田秋。
碧酒尚堪遮眼醉,
红榴不解替人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二位圣明的君主勤于治理,减轻了百姓的生活负担,眼前雨后田野显现出秋天的丰收。美酒依然可以让我在眼前醉倒,而红榴则不懂得带给人们的愁苦。

注释:

  • 二圣:指两位仁德的君主,通常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赵匡胤。
  • 勤民:勤劳治理百姓,形容统治者的为民之心。
  • 损膳羞:减少百姓的膳食负担,意指改善民生。
  • 雨馀:雨后的时候。
  • 角田:指田地,形容田野的丰收。
  • 碧酒:美酒,形容酒的颜色清澈。
  • 红榴:红色的石榴,象征着丰收和喜庆。
  • 替人愁:不能解除人们的愁苦。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二圣”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仁政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人民为重,勤政爱民。诗中提到的“角田秋”则描绘了丰收的美好景象,与“红榴”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即使在富饶的季节中,人生的愁苦依然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曾任官职,后归隐。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思考,兼具豪放与细腻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失意之时。诗人在经历国家与个人困境后,借雨后的田野和酒、榴的意象作对比,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索。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公择雨后》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开篇通过“二圣勤民损膳羞”,强调了统治者的仁德与勤政,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期待。接下来的“雨馀今见角田秋”描绘了秋天丰收的画面,给人以希望和生机。

然而,诗中的转折在于“碧酒尚堪遮眼醉,红榴不解替人愁”。美酒虽能暂时麻醉人们的烦恼,但红榴则象征着生活的无奈与苦涩。这一对比让人感受到即便在丰收的季节,生活的愁苦依旧难以避免。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和情感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展现了他对社会的关心与对人情冷暖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圣勤民损膳羞:诗人通过“二圣”这一形象,赞美仁政,体现出对统治者的期待。
  2. 雨馀今见角田秋:描绘了丰收的季节,传达出一种喜悦的气氛。
  3. 碧酒尚堪遮眼醉:美酒能够让人忘却烦恼,传达出逃避现实的情绪。
  4. 红榴不解替人愁:红榴的存在却提醒人们,生活的愁苦不可避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碧酒”与“红榴”作为两种情感的象征,前者代表快乐,后者代表愁苦。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交替: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感受的交替,展现出生活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仁政的赞美、对丰收的欣喜,但又通过个人情感的渗透,反映出生活的复杂与无奈。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在丰收的表象之下,依然存在着人们无法逃避的愁苦,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圣:象征仁德的统治者,代表着理想的政治。
  • 角田:象征丰收,表达对生活美好的期待。
  • 碧酒:美酒,象征快乐与放纵。
  • 红榴:象征愁苦,代表人们内心的烦恼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二圣”指的是: A. 两位贤良的君主
    B. 两位文人朋友
    C. 两位圣人
    D. 两位神仙

  2. “碧酒尚堪遮眼醉”中,“遮眼醉”意味着: A. 沉醉于美酒的快乐
    B. 眼前一片模糊
    C. 忘却烦恼
    D. 酒后失态

  3. “红榴不解替人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丰收的喜悦
    B. 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C. 对酒的渴望
    D. 对友情的思念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黄庭坚的诗歌更为细腻,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李白通过豪饮来表达对生活的洒脱,而黄庭坚则在饮酒的背后深藏着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不同选择。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黄庭坚诗文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