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荼釄洞 赵蕃 〔宋代〕
春花苦无阴,况与花俱秀。 好在月明中,仰攀仍落嗅。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朵苦于没有阴凉,何况与花儿一同绽放。 好在月光明亮的夜晚,仰望攀折时仍能闻到花香。
注释:
- 荼釄洞:诗题,具体含义不详,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景象。
- 春花:春天的花朵。
- 苦无阴:苦于没有阴凉之处。
- 况与花俱秀:何况与花儿一同绽放。
- 好在:幸好,好在。
- 月明中:月光明亮的夜晚。
- 仰攀:仰望并攀折。
- 仍落嗅:仍然能够闻到花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春天夜晚赏花时所作,表达了对春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作者在户外赏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春花的美丽和夜晚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夜赏花的情景,通过对春花和月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春花苦无阴”一句,既表达了春花在阳光下的娇艳,也暗示了春花的短暂和脆弱。而“好在月明中”则转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美丽,月光下的花朵更显清幽。最后“仰攀仍落嗅”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赏花时的动作和感受,表达了对花香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花苦无阴”:春花在阳光下绽放,但由于缺乏阴凉,显得有些娇弱。
- “况与花俱秀”:何况与花儿一同绽放,共同展现美丽。
- “好在月明中”:幸好在月光明亮的夜晚,花朵更显清幽。
- “仰攀仍落嗅”:仰望攀折时,仍能闻到花香,表达了对花香的喜爱。
修辞手法:
- 拟人:“春花苦无阴”中的“苦”字赋予了春花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 对仗:“春花苦无阴,况与花俱秀”中的“苦无阴”与“俱秀”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花和月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既展现了春花的美丽,也暗示了春花的短暂和脆弱,同时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和美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花:春天的花朵,象征美丽和短暂。
- 月明:月光明亮的夜晚,象征宁静和美丽。
- 花香:花的香气,象征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花苦无阴”中的“苦”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花的美丽 B. 春花的脆弱 C. 春花的香气 D. 春花的短暂
-
诗中“好在月明中”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花的美丽 B. 夜晚的宁静 C. 花的香气 D. 花的脆弱
-
诗中“仰攀仍落嗅”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喜爱? A. 春花的美丽 B. 夜晚的宁静 C. 花的香气 D. 花的脆弱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夜宴桃李园序》:描绘春夜赏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与赵蕃的《荼釄洞》都描绘了春夜赏花的情景,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春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