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清山照影,山净水为容。纵复俯仍仰,难分边与中。云兴绘后素,雨合听思聪。安得渔舟去,于斯作钓翁。
白话文翻译:
江水清澈,山峦倒映其中,山峦静谧,江水成为其容颜。无论是俯视还是仰望,都难以分辨边际与中心。云彩兴起,如同在素白的画布上绘图,雨水汇聚,使人思绪清晰。我多么希望能有一艘渔船,在这里成为一个垂钓的老翁。
注释:
- 江清山照影:江水清澈,山峦的影子倒映其中。
- 山净水为容:山峦静谧,江水成为其容颜。
- 纵复俯仍仰:无论是俯视还是仰望。
- 难分边与中:难以分辨边际与中心。
- 云兴绘后素:云彩兴起,如同在素白的画布上绘图。
- 雨合听思聪:雨水汇聚,使人思绪清晰。
- 安得渔舟去:我多么希望能有一艘渔船。
- 于斯作钓翁:在这里成为一个垂钓的老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与当时另两位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乾淳三杰”。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友人折子明闲居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江水、山峦、云彩和雨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水、山峦、云彩和雨水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江清山照影,山净水为容”一句,既展现了江水的清澈和山峦的静谧,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纯净。而“云兴绘后素,雨合听思聪”则进一步以云彩和雨水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安得渔舟去,于斯作钓翁”,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过上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清山照影:江水清澈,山峦的影子倒映其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山净水为容:山峦静谧,江水成为其容颜,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 纵复俯仍仰:无论是俯视还是仰望,都难以分辨边际与中心,表达了自然的广阔与深邃。
- 难分边与中:难以分辨边际与中心,强调了自然的无限与包容。
- 云兴绘后素:云彩兴起,如同在素白的画布上绘图,展现了自然的变幻与美丽。
- 雨合听思聪:雨水汇聚,使人思绪清晰,表达了自然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 安得渔舟去:我多么希望能有一艘渔船,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于斯作钓翁:在这里成为一个垂钓的老翁,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云兴绘后素”中,将云彩兴起比作在素白的画布上绘图,形象生动。
- 拟人:“山净水为容”中,将山峦和江水拟人化,赋予它们容颜,增强了诗意。
- 对仗:“江清山照影,山净水为容”中,江清与山净、照影与为容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江水、山峦、云彩和雨水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都服务于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江水:清澈、宁静,象征着纯净和宁静的心灵。
- 山峦:静谧、美丽,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 云彩:变幻、美丽,象征着自然的变幻与美丽。
- 雨水:汇聚、清晰,象征着自然对心灵的净化作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江清山照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江水浑浊,山峦模糊 B. 江水清澈,山峦倒映其中 C. 江水流动,山峦静止 D. 江水深邃,山峦高耸 答案:B
-
诗中的“云兴绘后素”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
诗中的“安得渔舟去,于斯作钓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都市生活的厌倦 D. 对战争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和折子明丈闲居杂兴十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意境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宋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