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潘夫人》

时间: 2025-01-19 17:59:50

阆苑花归后,香残旧绮罗。

已应随逝水,无复步凌波。

遗训芬兰佩,慈容想月娥。

空山埋玉处,忍效鼓盆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阆苑花归后,香残旧绮罗。
已应随逝水,无复步凌波。
遗训芬兰佩,慈容想月娥。
空山埋玉处,忍效鼓盆歌。

白话文翻译

阆苑的花儿在早春时节已逝,香气也随之消散在旧日的绮罗之中。
她的身影就像那流逝的水,不再有轻盈的步伐在水面上漫步。
我怀念她的遗教与芬兰的佩饰,心中常常想起她那慈祥的容颜,宛如月中的嫦娥。
在这空旷的山中埋藏着她的玉石,我怎忍心再去唱那令人伤心的鼓盆歌呢?

注释

  • 阆苑:传说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地方。
  • 绮罗:精美的丝绸,通常指华丽的衣物。
  • 凌波:指在水面轻盈行走,形容女子的优雅。
  • 芬兰佩:芬兰是指一种香草,佩则指佩饰,此处寓意对故人的怀念。
  • 月娥:指嫦娥,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象征美丽和思念。
  • 鼓盆歌:一种哀伤的歌谣,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棣,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记载。他的诗歌以抒情见长,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挽潘夫人》是陈棣为悼念潘夫人所作,通过对潘夫人的深情追忆,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惋惜。潘夫人可能是其亲友或重要人物,因此诗中充满了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挽潘夫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突显了诗人对逝者的思念与哀悼。首句“阆苑花归后”,将潘夫人的美丽与仙境中的花朵相提并论,表达了她的非凡与独特。紧接着“香残旧绮罗”,则是对她曾经存在的缅怀,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已应随逝水,无复步凌波”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逝者如流水般消逝,带着一种无奈和惋惜。诗人接下来的“遗训芬兰佩,慈容想月娥”则是对潘夫人美好品质的铭记,她的教导和容貌在诗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后两句“空山埋玉处,忍效鼓盆歌”,更是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悲痛,空山中埋藏着她的身影,而自己则无法再唱那种悲伤的歌谣,情感愈加浓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生死离别的沉重主题,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阆苑花归后,香残旧绮罗。
    描述了阆苑中的花儿已凋谢,香气残留在旧日的华丽衣服上,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2. 已应随逝水,无复步凌波。
    逝者的美丽与存在如流水般无情流去,再也无法在水面轻盈地行走,表现出对逝者的无奈与怀念。

  3. 遗训芬兰佩,慈容想月娥。
    对于逝者的遗教与美丽的回忆,体现出深厚的情感与思念。

  4. 空山埋玉处,忍效鼓盆歌。
    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不忍心再唱起悲伤的歌谣,情感浓烈且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阆苑花”比喻逝者的美丽,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句更加优美。
  • 意象:通过花、香、月等意象,营造出凄美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构建了一种悲伤而又美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阆苑:象征着美丽与理想的境地,表示对逝者美好回忆的理想化。
  • :代表着逝者的记忆与美好,虽已逝去但仍留存。
  • 月娥:象征着逝者的美丽与高洁,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阆苑花归后,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月娥”指的是_____

  3. 判断题:诗中“鼓盆歌”是用来表达快乐的情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在《挽潘夫人》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而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使用了自然意象来营造情感氛围,但主题与情感深度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