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魏三十七
名圭字玉净无瑕,
美誉芳声有数车。
莫放燄光高二丈,
来年烧杀杏园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魏三十七,称他的名字如同无瑕的美玉,声誉如同满载而来的美好赞美。希望他不要因为自己的光芒而过于张扬,以免在来年时烧毁了杏花园中的花朵。
注释:
- 名圭:指一种美玉,象征完美与高贵。
- 字玉:与“圭”相呼应,强调其美好。
- 净无瑕:形容美玉无任何瑕疵,极为完美。
- 美誉芳声:指良好的声誉和赞美之声。
- 数车:形容赞誉之多,像载满车的货物一样。
- 燄光:火焰的光芒,这里比喻才华或声望。
- 高二丈:形容光芒过于耀眼。
- 烧杀杏园花:比喻因光芒过于耀眼而招致祸害,造成美好的事物被毁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群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人生哲理,常蕴含深刻的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此诗应写于李群玉与魏三十七的友好交往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与寄托,同时也隐含对名声与才华的警示,提醒他不要过于张扬。
诗歌鉴赏:
《赠魏三十七》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既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也透出对光芒与名声的思考与警惕。诗的开头通过“名圭字玉净无瑕”一语,形象地描绘了魏三十七的卓越品质,犹如无瑕的美玉,暗示他在社会中拥有崇高的地位与声誉。接下来“美誉芳声有数车”更是将其声誉推向高潮,展现出他受到的广泛赞誉,仿佛一车车美好的言辞汇聚而来。
然而,诗人在赞美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忧虑,接下来的“莫放燄光高二丈”警示魏三十七,不要让自己的光芒过于耀眼,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与嫉妒。最后一句“来年烧杀杏园花”则在意象上充满了浓烈的悲剧感,似乎暗示着因光芒过于张扬而导致的自我毁灭。这种对比与警示,使整首诗在赞美与劝诫之间形成了独特的张力,也让读者对名声与光环有了更深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名圭字玉净无瑕:赞美魏三十七的名字象征着高贵与无瑕。
- 美誉芳声有数车:他的声誉广泛,赞美之声如同满车的美誉。
- 莫放燄光高二丈:劝诫他不要让自己的才华过于显眼。
- 来年烧杀杏园花:警示光芒过盛可能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魏三十七比作无瑕的美玉,突出了其优秀的品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朋友的赞美与劝诫,探讨了名声与光环的双刃剑特性,提醒人们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保持谦逊和低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美玉:象征完美、高贵。
- 声誉:反映社会对个人的认可。
- 光芒:象征才华与声望。
- 杏园花:象征美好的事物,容易被毁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名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德
- C. 美玉
-
诗中警示魏三十七不要怎样?
- A. 过于谦虚
- B. 过于张扬
- C. 不相信自己
-
“来年烧杀杏园花”中的“杏园花”寓意是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财富的象征
- C. 朋友的支持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群玉与杜甫在诗中对友情的表达各有千秋,前者更注重个人的光辉与警示,而后者则强调情感的深厚与历史的沉重。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友情的理解与表现方式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群玉集》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