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魏衍闻莺》
时间: 2025-01-04 07:37: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魏衍闻莺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春力著人朝睡重,
叶底黄鹂鸣自送。
绿幕朱栏日观明,
回廊侧户风帘动。
昨夜春回到寒谷,
好鸟飞来把修竹。
整翰厉觜初一鸣,
已落君诗专妙独。
退红著绿春事残,
后时独立知何言。
侧听不尽已飞去,
怀抱此时谁与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鸟鸣的乐趣。春天的气息使人早晨懒散地睡去,叶子下黄鹂在轻声鸣叫。阳光透过绿帷和红栏,洒满了日观,回廊的侧窗风帘轻轻摇动。昨夜春天的气息回到了寒冷的山谷,好鸟飞来啼鸣,似乎在对修竹诉说。它们的初鸣之声,如同君子的诗词那样优美绝伦。可是春天的红花绿叶逐渐凋零,过后独自站立时又该如何诉说呢?侧耳听那鸟声已飞远,心中怀念此时的美好,谁来与我一起倾诉呢?
注释
- 春力:春天的力量。
- 著人:使人。
- 黄鹂:一种鸟,常在春天鸣叫。
- 绿幕朱栏:用绿帷和红栏形容庭院的装饰。
- 寒谷:寒冷的山谷。
- 整翰厉觜:整齐的翅膀,尖尖的鸟嘴。
典故解析
- 黄鹂:在古诗中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修竹: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鸟儿对竹子的鸣叫可能暗示对自然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因其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感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身处花鸟相映、春风拂面的环境中,感受春意,写下了这首抒情之作。
诗歌鉴赏
陈师道的《和魏衍闻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鸟鸣的悦耳。诗的开头便以“春力著人朝睡重”引入,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仿佛春天的暖阳让人昏昏欲睡。接着,诗人通过“叶底黄鹂鸣自送”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活力和鸟儿的欢快,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第二联中,诗人通过“绿幕朱栏日观明”的描绘,营造出一个温暖而明亮的环境,突显了春天的温暖和明媚。接下来的“昨夜春回到寒谷”则带有一种时光的流转,暗示着春天的悄然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慨春光易逝,随着“退红著绿春事残”一句,诗人开始反思春天的短暂与流逝,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在“侧听不尽已飞去”中,诗人的思绪似乎已经随着鸟儿的飞去而淡去,留下的只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美的歌颂,又流露出个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力著人朝睡重:春天的力量使得人们早晨懒惰地睡重。
- 叶底黄鹂鸣自送:黄鹂在树叶底下鸣叫,似乎在送别春天。
- 绿幕朱栏日观明:绿帷和红栏映衬着明亮的日光。
- 回廊侧户风帘动:回廊的侧窗风帘轻轻摇动。
- 昨夜春回到寒谷:昨夜春天的气息回到了寒冷的山谷。
- 好鸟飞来把修竹:好鸟飞来在修竹间鸣叫。
- 整翰厉觜初一鸣:鸟儿整齐的翅膀,尖尖的嘴巴第一次鸣叫。
- 已落君诗专妙独:这鸟鸣的美妙,已超越了君子的诗作。
- 退红著绿春事残:春天的红花绿叶逐渐凋谢,春事已然残缺。
- 后时独立知何言:未来独自站立时又该如何诉说?
- 侧听不尽已飞去:侧耳倾听那声响,却发现鸟儿已飞走。
- 怀抱此时谁与论:此时怀念美好,谁能与我共论此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力著人”,将春天的力量比作一种能量。
- 拟人:如“黄鹂鸣自送”,将鸟鸣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绿幕朱栏”与“回廊侧户”,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既欣赏美好又感叹短暂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希望与活力。
- 黄鹂:象征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美好。
- 绿幕朱栏:象征温暖的环境与生活的美好。
- 修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力著人”意指什么?
- A. 春天让人清醒
- B. 春天使人懒惰
- C. 春天让人忧伤
- D. 春天让人快乐
- 诗中提到的鸟是:
- A. 燕子
- B. 黄鹂
- C. 知更鸟
- D. 喜鹊
- “侧听不尽已飞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
- C. 无奈
-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滟滟随波千万里》(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和魏衍闻莺》,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春晓》更侧重于晨光的描写,而《和魏衍闻莺》则通过鸟鸣引发对春天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