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芜凋尽赋台城。玉埒金椎鹿角营。入望萋萋魂欲断,柔丝那更绊行人。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江南,绿草已经凋零,台城显得愈发萧索。金色的椎子和玉色的地面上,鹿角的营地让人感到冷清。走进这里,望见满眼的萋萋春草,心中不禁涌现出无尽的惆怅,柔软的柳丝更是缠绵,仿佛在牵绊着行人。
注释:
- 绿芜:指绿草,"芜"是草木的意思。
- 赋:赋予、赋予情感。
- 台城:指台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象征着古老的城池。
- 玉埒金椎:形容地面光滑洁净,"玉埒"指光滑的地面,"金椎"指金色的椎子,可能是形容某种场景的华丽。
- 鹿角营:指鹿角的营地,象征着荒凉和无情。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引申为春草的繁茂。
- 魂欲断:形容心情沉重,似乎要断裂的感觉。
- 柔丝:指柔软的柳丝,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无情的缠绵。
典故解析:
该诗中并未直接引用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台城”作为古代城市的象征,常常用来表达对往昔的缅怀与惋惜。柳丝则是春天的常见意象,通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描绘江南水乡的春夏秋冬为主,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在清代,江南地区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周岸登的这首诗作正是基于对江南春天的感受,表达了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以“绿芜凋尽”引入,给人以急促的时间流逝感,随之而来的是对台城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荒凉与寂寞的气氛。接着,诗人用“玉埒金椎”描绘了春天的华丽与空虚,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的思考。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入望萋萋魂欲断”表达了内心的痛苦,柳丝的柔软又增添了一种缠绵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往的留恋与对未来的无奈。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景色之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和感伤,展现了周岸登作为诗人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芜凋尽赋台城:草木凋零,台城显得更加孤寂,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玉埒金椎鹿角营:描绘台城的华美与空旷,鹿角的营地更是突显出一种荒凉的情境。
- 入望萋萋魂欲断:走入此地,看到满眼的春草,心中产生了难以释怀的惆怅。
- 柔丝那更绊行人:柔软的柳丝仿佛在牵绊着过路的人,象征着情感的牵绊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联系,比如“柔丝”缠绵地表现出情感的细腻。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凋零与人间的惆怅,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中感受到的生命脆弱与流逝的无奈。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芜:象征着生机与生命的繁茂。
- 台城:代表着古老与历史的沉淀。
- 鹿角营:寓意着荒凉与孤独。
- 柔丝:象征着春天的柔情与情感的牵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绿芜”指的是什么?
- A. 绿草
- B. 绿水
- C. 绿色的花
-
“台城”的描绘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荒凉
- C. 富饶
-
诗中“柔丝”所象征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人生的无常
- C. 情感的牵绊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周岸登的《江南春柳词》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但周岸登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伤,而李白则带有对历史的思索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周岸登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