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悟老住明教禅院》
时间: 2025-01-01 14:21:33意思解释
关悟老住明教禅院
原文展示:
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
招提隐山腹,深净端可喜。
夜禅余机锋,文字入游戏。
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
白话文翻译:
一位道士从匡庐山而来,名声在外,众人都在倾听他的教诲。
他在小小的轩室中,坐定了,心中安静如坎。
慈悲的云彩是为谁而降临?法座也应当为众人而开启。
招提寺隐匿于山腹之中,环境深邃而清净,令人喜悦。
夜晚的禅修中,余兴未尽,文字在游戏中流转。
未来会有化身的高人来,准备好简短的经文。
注释:
- 道人:指修道之人。
- 匡庐:指匡庐山,隐喻高人所居之地。
- 籍籍:形容声势浩大或众多。
- 法席:指修行的座位,供人讲道、讲经。
- 招提:指寺庙,隐喻内心的宁静和深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擅长豪放词和婉约词。他的作品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以及个人的理想与抱负。
创作背景:
《关悟老住明教禅院》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禅院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体悟与追求,可能与他个人修行经历密切相关,表达了对清净内心与道理探索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禅院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道教与禅宗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通过“道人匡庐来”引入,使读者感受到一位高人降临的庄重与神秘,紧接着“籍籍倾众耳”,则表现出这位道人的影响力,令众人倾听。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禅院的清净与深邃,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慈云为谁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慈悲的思考,似乎在追问慈悲的来源与目的,而“法席应众启”则展示了道理的普及与共享。后面的“夜禅余机锋,文字入游戏”则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禅的智慧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禅意的游戏感,表现了诗人对禅修的自如与灵动。
整首诗在意境上非常独特,既有个人修行的感悟,也有对道理和慈悲的深思,表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人匡庐来:道士从匡庐山而来,象征着高人和修行的智慧。
- 籍籍倾众耳:人们都在倾听,展现了道人的声望。
- 规摹小轩中:在小轩中,安静坐定,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 慈云为谁出:思考慈悲的意义与来源。
- 法席应众启:法座应为大家而开,象征着道理的传播。
- 招提隐山腹:禅院藏于山中,体现出环境的清幽。
- 深净端可喜:环境深邃而清净,令人心生喜悦。
- 夜禅余机锋:夜晚继续禅修,思想灵动。
- 文字入游戏:文字与思维之间的灵活互动。
- 会有化人来:预示未来还会有高人来临。
- 伽陀开短纸:准备简短的经文,象征教义的传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慈云”比喻慈悲的心怀。
- 拟人:如“文字入游戏”,赋予文字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理的探求与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出禅宗所蕴含的智慧与慈悲,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人:象征智慧与修行。
- 慈云:象征慈悲与关怀。
- 法席:象征传授与教义。
- 招提:象征隐秘与清净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道人匡庐来”意指什么?
- A. 一个高人来
- B. 一位普通人来
- C. 一位商人来
-
“夜禅余机锋”可以理解为:
- A. 夜晚的禅修仍未结束
- B. 夜间的食物
- C. 夜晚的喧闹
-
诗中提到的“法席”是指什么?
- A. 用来坐的地方
- B. 讲道的位置
- C. 休息的地方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苏轼:两位词人均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辛弃疾更加强调道教与禅宗的影响,而苏轼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辛弃疾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