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危坡下尽见残墉,
势扼长川万古雄。
泾水无泥分畎浍,
回山有脉自崆峒。
唐文曾祀龙君庙,
汉武犹存阿母宫。
更喜笔峰青翠处,
雨馀疑是画图中。
白话文翻译:
在险峻的山坡下,尽可以看见那残破的城墙,
它的地势雄伟,扼守着千古的长川。
泾水清澈,没有泥沙,分流成畦田和水道,
回旋的山峦有脉络,宛如崆峒山的延伸。
唐朝时曾在此祭祀龙君庙,
汉武帝时阿母宫依然存在。
我更喜欢那青翠的笔峰,
雨后让人疑惑,仿佛是画中景致。
注释:
- 危坡:险峻的山坡。
- 残墉:残破的城墙。
- 长川:指长久的河流。
- 泾水:泾河,水流清澈。
- 畎浍:田间的水道。
- 崆峒:山名,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龙君庙:唐代祭祀龙神的庙宇。
- 阿母宫:汉武帝时期的宫殿,象征历史的延续。
- 笔峰:山峰的形状如笔,形容高耸挺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瑄,宋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相对较少,但其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游历泾州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表达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泾州怀古》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和历史的诗,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描写山水与遗址,郭瑄展现了泾州的壮丽风光和深厚的历史背景。诗中的“危坡”和“残墉”使人联想到古代战争的痕迹,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而“泾水无泥”和“回山有脉”则反映了自然的纯净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此外,诗歌中提到的“唐文曾祀龙君庙”和“汉武犹存阿母宫”则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唐代与汉代的文化交融,显示了泾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最后一句“雨馀疑是画图中”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推向高潮,似乎在说,眼前的美景宛如一幅画卷,令人沉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险峻的地形和古老的遗迹。
- 第二联强调泾水的清澈与山脉的延续,暗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第三联通过历史遗址的提及,展示了泾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索。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危坡”与“残墉”。
- 运用了比喻,将山峰形容成“笔峰”,增加了视觉美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泾州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意象分析:
- 危坡、残墉: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人类活动的痕迹。
- 泾水:代表自然的清澈与生命的源泉。
- 龙君庙、阿母宫: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延续。
- 笔峰:象征着高耸入云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泾水”有什么特征?
- A. 浑浊
- B. 清澈
- C. 流速快
-
诗中提到的“龙君庙”属于哪个朝代?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答案:
- B. 清澈
- B. 唐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郭瑄的作品均关注自然与历史,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而郭瑄则更注重历史的回顾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