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时间: 2025-01-19 19:57: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作者:苏轼 〔宋代〕
陶令思归久未成,
远公不出但闻名。
山中只有苍髯叟,
数里萧萧管送迎。
千株玉槊搀云立,
一穗珠旒落镜寒。
何处霜眉碧眼客,
结为三友冷相看。
东麓云根露角牙,
细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
未放苍龙浴渥洼。
食罢茶瓯未要深,
清风一榻抵千金。
腹摇鼻息庭花落,
还尽平生未足心。
日射回廊午枕明,
水沉销尽碧烟横。
山人睡觉无人见,
只有飞蚊绕鬓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陶渊明渴望回归家乡,却迟迟未能实现;远公隐居在山中,虽不出门,但他的名声远播。山中只有一位白胡子老者,几里之外的管乐声送来迎接。千株如玉的竹子屹立在云中,一穗如珠的穗子在寒镜中轻落。哪里有霜眉碧眼的客人,相对而坐,冷冷清清,似乎成为了三位朋友。东边的山麓,云根露出角牙,细细的泉水幽幽地流淌,仿佛在奔跑着金沙。实在不忍心将肉体埋在山中,未曾让苍龙在渥洼中洗浴。吃过饭,茶碗不需要太深,清风轻拂,仿佛价值千金。腹部摇晃着,鼻息声中,庭前花瓣纷纷落下,心中却仍然感到不够。日光照射在回廊,午后的枕边光明,水面沉静,碧烟飘荡。山中的人睡觉,没人见,只有飞蚊绕着鬓发鸣叫。
注释
- 陶令:指陶渊明,著名的隐士诗人,以追求自然、归隐生活而闻名。
- 远公:可能指远道而来的高僧,象征隐士的名声。
- 苍髯叟:白胡子的老者,代表隐居者的形象。
- 玉槊:指竹子,象征高洁。
- 珠旒:形容细腻、美丽的穗子。
- 三友:指诗人和两位朋友,象征友谊。
- 土肉埋山骨:表示对死亡的思考。
- 苍龙:象征着神秘与力量。
- 清风一榻抵千金:表达清闲生活的价值。
- 飞蚊:代表宁静中微小的生物,强调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诗词闻名。苏轼的诗歌风格豪放、清新,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他常常感到孤独与无奈,渴望归隐于山水之间,享受宁静的生活。诗中反映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山中隐士的生活状态,抒发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开篇提到陶渊明,既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思。通过远公与苍髯叟的描绘,展现了山中宁静的氛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对自然的描绘生动而细腻,“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展现了诗人对山川景色的热爱,充满了诗意的美感。同时,诗人通过“何处霜眉碧眼客”引出了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谊。后半部分更是将内心的感受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展现了苏轼对清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诗的最后,诗人以“山人睡觉无人见”结束,强调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与宁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陶令思归久未成:提到陶渊明,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 远公不出但闻名:远公虽不见面,但名声在外,暗喻隐士的影响力。
- 山中只有苍髯叟:山中仅有老者,展现了隐逸者的孤独。
- 数里萧萧管送迎:遥远传来的管乐声,为宁静的环境增添了生机。
- 千株玉槊搀云立:形象描绘了竹子与云的交融,表现出自然的美。
- 一穗珠旒落镜寒:如珠的穗子在寒光中轻轻落下,展现出细腻的美感。
- 何处霜眉碧眼客:疑问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寻找。
- 结为三友冷相看:三人之间的冷清关系,体现孤独的友谊。
- 东麓云根露角牙:描绘了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对山水的观察。
- 细泉幽咽走金沙:细水流淌,仿佛在奔跑着金沙,生动形象。
- 不堪土肉埋山骨:对死亡的感慨,显示出生命的无奈。
- 未放苍龙浴渥洼:象征力量与神秘,表现对自然的敬畏。
- 食罢茶瓯未要深:饭后未再饮深茶,表现对生活的简朴态度。
- 清风一榻抵千金:清风拂面,感受到的价值远超过金钱。
- 腹摇鼻息庭花落:自然而然的生活状态,细腻的描写。
- 还尽平生未足心:尽管生活宁静,但内心依然感到不满足。
- 日射回廊午枕明:日光照射,营造了温暖的氛围。
- 水沉销尽碧烟横:水面平静,烟雾缥缈,营造了静谧的环境。
- 山人睡觉无人见:隐士的生活,强调孤独感。
- 只有飞蚊绕鬓鸣:飞蚊的鸣叫,进一步突显了宁静中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株玉槊”比喻竹子,象征高洁的品德。
- 拟人:如“细泉幽咽”,赋予泉水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日射回廊午枕明”中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归隐、友谊和生命的思考,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同时流露出对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隐逸与宁静。
- 竹:表现高洁与坚韧。
- 泉水:象征生命与流动。
- 飞蚊:代表孤独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隐士是指哪位?
- A. 陶渊明
- B. 李白
- C. 王维
- D. 杜甫
-
诗中“千株玉槊”比喻什么?
- A. 花
- B. 竹子
- C. 树
- D. 草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作品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