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时间: 2025-01-19 18:58:48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白话文翻译

在白云之中,我的寒冷足迹渐渐消失,随同我同行的法侣也是自然而然的。竹林小径通往城下,松树掩映的门则在西边隔着流水。我们要一起前往沃洲,那里并不像武陵那样令人迷失方向。此时此刻,我似乎明了了归处,那高峰便是会稽。

注释

  • 寒踪:寒冷的足迹,象征修行者的清冷心境。
  • 法侣:修行的同伴或同道。
  • 竹径:竹林的小路,象征清幽的环境。
  • 松门:松树掩映的门,暗指修行的境界。
  • 沃洲:美好的地方,常用来指理想的修行之地。
  • 武陵:出自《桃花源记》,象征隐逸的理想境地。
  • 会稽:地名,这里象征归宿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曾,字宗阐,号雨斋,唐代诗人,官至给事中,以诗名于世,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融合了禅宗思想。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皇甫曾晚年,诗人对修行和人生的感悟更加深刻,表达了对理想修行之地的向往和对人生迷惘的反思。

诗歌鉴赏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厚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修行的珍视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描绘的环境充满了灵气,白云、竹径、松门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理想的修行场所。寒冷的足迹隐喻着修行者的清冷心境,法侣的陪伴则增添了人间温情,展现了修行之路的孤独与同行的温暖。

诗句“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中,沃洲象征着理想的境界,而武陵则是一个美丽却易迷失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坚定和对迷失的警惕。最后一句“高峰是会稽”更是将个人的修行归宿与历史文化相连,突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踪白云里:足迹在白云中,暗示修行者的孤独与清幽。
  2. 法侣自提携:与同道之人同行,强调修行的陪伴与支持。
  3. 竹径通城下:竹林的小路引向城市,象征着与世俗的连接。
  4. 松门隔水西:松树的门在西边,象征着进入另一境界的门槛。
  5. 方同沃洲去:向理想之地出发,表达向往。
  6. 不似武陵迷:与《桃花源》对比,强调清醒与理智。
  7. 仿佛方知处:似乎明白了归处,暗示内心的顿悟。
  8. 高峰是会稽:将归宿与会稽联系,体现文化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寒踪”比喻修行者的孤独。
  • 对仗:如“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沃洲”与“武陵”象征着理想与迷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修行境界的渴望和对人生迷惘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对道教、禅宗思想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清净与脱俗。
  • 竹径:象征修行的道路。
  • 松门:象征进入另一境界的门。
  • 沃洲:理想的修行之地。
  • 武陵:迷失与寻找的象征。
  • 高峰:理想的归宿,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武陵”象征什么?
    A. 理想的境地
    B. 迷失的地方
    C. 归宿的地方
    D. 修行的伴侣

  2. 填空题:诗中“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反映了____的对比。

  3. 判断题:皇甫曾的诗歌风格主要以清幽、哲理见长。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修行与世俗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之作,描绘理想的隐逸生活。
  • 《登高》:杜甫的名作,表达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皇甫曾与王维的诗歌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命题的思考,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皇甫曾则更注重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楚辞》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