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中丞和蕃》

时间: 2025-01-19 23:46:35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汤中丞和蕃
作者: 皇甫曾 〔唐代〕

继好中司出,天心外国知。
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陇上应回首,河源复载驰。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
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
莫嗟行远地,此去答恩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送别汤中丞和蕃的。前面是中司的任命,天意已经让外国知晓。已经传扬了尧时代的雨露恩泽,更要赞美汉朝的威仪。在陇山上应该回首,河源又重新奔流。孤峰上问候驾车的朋友,空旷的沙漠中看到旗帜。春天的草木唤起乡愁,边城的旅梦也随之改变。不要感叹行程遥远,这次出行是为了报答私恩。


注释:

  • 继好: 继续美好的使命。
  • 中司: 中央的官员。
  • 天心: 天意,指上天的旨意。
  • 尧雨露: 指尧帝施恩,给予百姓雨露的好处。
  • 汉威仪: 汉朝的威仪与风范。
  • 陇上: 陇山,古代地名。
  • 河源: 河流的源头,指代故乡。
  • 孤峰: 孤独的山峰。
  • 徒御: 驾车的人。
  • 空碛: 荒凉的沙漠。
  • 旌麾: 旗帜,象征出征和荣光。
  • 春草: 春天的草,象征生机与乡愁。
  • 边城: 边陲的城市,表示人生旅途中的异乡。

典故解析:

  • 尧雨露: 尧帝是中国古代贤明的统治者,传说中以德治国,施恩于民。
  • 汉威仪: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王朝,其威仪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曾,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诗才闻名,多以抒情和豪放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故乡的思念,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皇甫曾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开篇两句以“天心外国知”引入,表达了对友人出任新职的祝贺,暗含对国家和民众的期望。诗中提到的“尧雨露”和“汉威仪”,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显示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向往。陇山和河源的意象,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回忆。

“孤峰问徒御,空碛见旌麾”二句,将友人的出行与自然景观结合,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最后两句“春草乡愁起,边城旅梦移”,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诗人以春草象征生机与希望,却又不免流露出对远行的无奈与愁苦。

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继好中司出: 友人出任新职,延续着美好的前程。
  • 天心外国知: 天意已让外邦知晓这一任命,显示出友人在国中的重要性。
  • 已传尧雨露: 传承古代明君的恩泽,表明新任职者的责任。
  • 更说汉威仪: 赞美汉朝的威仪,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 陇上应回首: 在陇山上应当回望故乡。
  • 河源复载驰: 河流再次奔流,象征着故乡的怀念。
  • 孤峰问徒御: 在孤峰上向旅行者问好,渗透着对友人的关心。
  • 空碛见旌麾: 在荒凉的沙漠中看到出征的旗帜,象征着远行的壮志。
  • 春草乡愁起: 春草勃发引起对故乡的思念。
  • 边城旅梦移: 在边陲城市,游子的梦也随之改变。
  • 莫嗟行远地: 不要对遥远的行程感到惋惜。
  • 此去答恩私: 此次出发是为了回报私人恩情,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厚。

修辞手法:

  • 对仗: 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借代: “尧雨露”和“汉威仪”不仅指代历史人物,更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和思乡展开,既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愿,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露: 象征着恩惠与滋润,暗指友人施政之德。
  • 孤峰: 代表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寄托诗人的关怀。
  • 旌麾: 代表出征与理想的追求,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
  • 春草: 象征生机与希望,同时引发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尧雨露”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恩泽? a) 孟子
    b) 尧帝
    c) 汉武帝
    答案: b

  2. “孤峰问徒御”中的“徒御”指的是什么? a) 驾车的人
    b) 旅行者
    c) 朋友
    答案: a

  3. 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希望
    c) 失望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 描写自然景观,寄托壮志。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友谊与离别之情,情感更为浓厚。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唐代诗歌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丰富与多样。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唐诗的艺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