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壬午二月桃方盛开雪积其上光辉红润不可形状
作者: 吴儆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夭桃先已醉春风,
青女犹争造化功。
应与骚人嫌太赤,
故将铅粉注深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桃花在春风中盛开的景象,仿佛已经陶醉在春天的气息中。青女(指春天的女神)依旧在努力争取造化的功劳。桃花的色彩鲜艳,或许让诗人不满,因此用铅粉加深了桃花的红色。
注释:
- 夭桃:即桃花,形容花枝的柔美。
- 醉春风:形容桃花在春风的影响下显得醉意盎然。
- 青女:指春天的女神,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造化功:指大自然的创造力。
- 骚人:指文人,特别是那些写诗的人。
- 铅粉:古代用来调色的颜料,深红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儆,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善于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桃花盛开的时节,因而诗中充满了春日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的盛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夭桃先已醉春风”一句,形象地传达了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的状态,仿佛在享受春光的滋养。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
“青女犹争造化功”则引入了神话的元素,青女象征着春天的女神,她在为春天的到来而努力。这句诗赋予了桃花更深的文化内涵,暗示着自然界的美不仅是偶然的,更是经过努力与争取的结果。
最后两句提到“应与骚人嫌太赤,故将铅粉注深红”,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层次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桃花颜色的独特看法,似乎在批判那些只追求表面美丽的诗人们,而他自己则更倾向于表达一种更深刻的美。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诗人身份的自省,展示了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夭桃先已醉春风: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醉倒,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带来的生命力。
- 青女犹争造化功:青女象征春天,她依然在努力争取自然的创造之功,反映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应与骚人嫌太赤:桃花的红色可能令一些文人感到不满,表达了对桃花颜色的质疑。
- 故将铅粉注深红:诗人用铅粉加深桃花的颜色,暗示了对追求更深层次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的盛开比喻为醉酒,增强了诗意。
- 拟人:把青女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自然界更具活力。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丽和生命力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自身身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春风:传递生机与温暖的自然力量。
- 铅粉:代表对美的追求和对色彩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桃花
B. 春风
C. 青女
D. 所有以上 -
“青女犹争造化功”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女神努力创造自然的美
B. 青女对桃花颜色的要求
C. 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D. 桃花争相开放 -
诗中提到的“铅粉”主要用来表示什么? A. 改变桃花颜色的工具
B. 诗人对美的追求
C. 自然界的变化
D. 以上所有
答案:
- D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更多表现个人的豪情壮志。
- 杜甫《春望》:虽以春天为背景,但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