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其一 十七日再雪》
时间: 2025-01-03 17:53: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 其一 十七日再雪
作者: 姚华 〔清代〕
浓阴散作漫天雪。
和入春泥融难劫。
忽如银海溅千珠,
更向玉楼凋万屑。
无人深巷终澄洁。
点砌侵阶重又叠。
商量暝色肖梨花,
约略幽光期好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的场景,浓厚的阴云像雪花般洒落在空中,和春天的泥土融为一体,难以分清。忽然间,银色的雪花像海浪一样溅起,落在玉楼上,犹如万颗碎珠一般。无人经过的深巷,依旧保持着洁净。雪花点缀在台阶上,层层叠叠。诗人和友人商议着夜色如梨花般的清幽,约好在月光明媚的夜晚相聚。
注释:
- 浓阴: 指阴云密布,天气阴沉。
- 漫天雪: 雪花纷飞,覆盖天空。
- 春泥: 春天的泥土,象征着春季的温暖与生机。
- 银海: 比喻雪花如同广阔的银色海洋。
- 玉楼: 比喻高雅华丽的建筑或楼阁。
- 深巷: 形容幽静、无人经过的小巷。
- 侵阶: 雪花覆盖在台阶上。
- 肖梨花: 形容夜色清幽,仿佛像梨花一样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清新的意象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冬末春初,诗人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及对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齐天乐 其一 十七日再雪》是一首以雪景为主题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季的宁静和美丽。开篇“浓阴散作漫天雪”用形象的比喻,将阴云和雪花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随着“和入春泥融难劫”的出现,诗人引入了春天的元素,暗示着冬去春来的交替之美。
接下来的“忽如银海溅千珠”,则通过比喻手法,将雪花描绘成了闪烁的珠子,体现了雪的轻盈和灵动。此时,诗人不再单纯地描绘自然景象,而是将情感融入其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无人深巷终澄洁”一句,诗人通过描写无人经过的深巷,表现出雪的纯洁,这种孤独的美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商量暝色肖梨花,约略幽光期好月”,则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以雪景为线索,描绘出一个静谧、纯洁的冬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浓阴散作漫天雪:描绘了阴云覆盖天空,仿佛化作漫天的雪花。
- 和入春泥融难劫:雪与春泥交融,难以分辨,暗示着季节交替的复杂性。
- 忽如银海溅千珠:比喻雪花落下如同海浪溅起的水珠,形象生动。
- 更向玉楼凋万屑:雪花飘落在华丽的楼阁上,像万颗珠子般凋零。
- 无人深巷终澄洁:无人经过的巷子,因雪而显得格外清澈。
- 点砌侵阶重又叠:雪花堆积在台阶上,形成层层叠叠的景象。
- 商量暝色肖梨花:与友人商议夜色的清幽,似梨花般美丽。
- 约略幽光期好月:约定在明亮的月光下相聚,表达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 “银海溅千珠”形象生动,将雪比作海洋和水珠。
- 拟人: 雪花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轻轻舞动。
- 对仗: “无人深巷终澄洁”与“点砌侵阶重又叠”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季雪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思,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幽情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 代表纯洁与宁静,象征着冬天的美丽。
- 春泥: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象征万物复苏。
- 玉楼: 代表高雅的生活和文化,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梨花: 代表清幽与美丽,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浓阴散作漫天雪”表达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夏日的炎热
- B. 冬日的雪景
- C. 春天的花开
-
“忽如银海溅千珠”中,“银海”比喻了什么?
- A. 海洋
- B. 雪花
- C. 明月
-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好月”象征着什么?
- A. 失落
- B. 希望
- C. 悲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同样描绘雪景,但更侧重于描写离别的情感。
- 《江雪》 柳宗元: 通过雪景表达孤独与冷清的情感,风格与姚华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