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炊白沙沙上》

时间: 2025-01-17 09:31:42

半日山行底路涂,欲炊无店籴无珠。

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一望平田皆沃壤,只生枯苇与寒芦。

风餐露宿何亏我,玉馔琼楼合属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炊白沙沙上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半日山行底路涂,
欲炊无店籴无珠。
旋将白石支燃鼎,
却展青油当野庐。
一望平田皆沃壤,
只生枯苇与寒芦。
风餐露宿何亏我,
玉馔琼楼合属渠。

白话文翻译

半天在山中行走,路途泥泞难行,
想要炊饭却没有店铺和米粒。
于是用白石支起火鼎,
展现青油在野外烹饪。
远望平坦的田地都是肥沃的土壤,
只生长枯苇和寒芦。
风餐露宿对我来说有什么损失,
美味佳肴和华丽楼阁本就不属于我。

注释

字词注释:

  • :买米,购粮。
  • :古代的烹饪器具,通常用来煮食。
  • 青油:指植物油,通常是指油菜油。
  • 沃壤:肥沃的土壤。
  • :指芦苇,一种生长在湿地的植物。
  • 寒芦:指生长在寒冷地区的芦苇。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杨万里一生游历广泛,热爱自然,常常进行野外游历,享受田园生活。此诗可能是在一次山行野炊中所作,表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野炊白沙沙上》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以“半日山行底路涂”引入,描绘了山间行走的艰辛,随即转入对野炊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幽默的态度。诗人面对缺乏店铺和米粒的现实,选择用白石支起火鼎,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乐观精神。

接下来的描写中,“一望平田皆沃壤”展示了田野的丰饶景象,尽管周围只有枯苇和寒芦,诗人仍能欣赏到自然的美。这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在“风餐露宿何亏我”中得以体现,诗人将简朴的饮食和住宿视为一种享受,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简单幸福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日山行底路涂:半天时间在山中行走,路途泥泞不堪。
  2. 欲炊无店籴无珠:想要做饭却没有商店和米粒可供购买。
  3. 旋将白石支燃鼎:于是用白石支起火鼎,准备烹饪。
  4. 却展青油当野庐:用青油做菜,仿佛在野外的家一样。
  5. 一望平田皆沃壤:远望田野,都是肥沃的土壤。
  6. 只生枯苇与寒芦:只见枯苇和寒芦生长。
  7. 风餐露宿何亏我:在风中吃饭、露宿对我有什么损失呢?
  8. 玉馔琼楼合属渠:美味佳肴和华丽楼阁本就不属于我。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自然的朴素与人间的奢华进行对比,突显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偏爱。
  • 拟人:将风餐露宿的状态拟人化,增加生活的趣味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然、享受简朴生活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行:象征探险与追求,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白石:象征朴素与自然的烹饪方式。
  • 沃壤:象征丰饶与希望。
  • 寒芦与枯苇:象征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与生命的韧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烹饪器具是什么?
    A. 煮锅
    B. 鼎
    C. 炉子

  2. 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中进行野炊的?
    A. 山中
    B. 城市
    C. 河边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野炊白沙沙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田园生活,但前者更强调简朴和乐观的态度,后者则更注重山林的宁静与诗意的氛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但在情感基调上有着不同的侧重。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田园诗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