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朝无事谏书疏,窃禄经年卧直庐。
惆怅平生不如梦,春来三度到溪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朝时期的无奈与惆怅。他感叹朝廷没有什么值得劝谏的事情,而自己却在安逸中度过了多年,心中感到空虚和失落。春天来了,他三次来到溪边,感到生活如梦一般,难以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注释:
- 谏书疏:指的是对朝廷的劝谏和建议的文书,通常用于政治上劝诫君主。
- 窃禄:指暗中享受俸禄或利益,带有贬义,表示不满于现状。
- 直庐:指直身卧于庐舍,意指安逸度日,缺乏作为。
- 惆怅:形容心情的忧伤和失落。
- 溪居:指在溪边住,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可追溯到古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仕途的失望,反映了士人对生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洙,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实,然其诗风清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感慨。他的作品多反映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朝时期,那个时候的政治环境相对平静,但士人的仕途安稳也让他们感到无所事事,产生了惆怅感。诗人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反映这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诗歌鉴赏:
《书御史台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渴望。首句“清朝无事谏书疏”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与无奈,反映了士人对国家事务的冷漠与沉寂的焦虑感。接下来的“窃禄经年卧直庐”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他在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时,也在深感自己理想的失落与空虚。
“惆怅平生不如梦”一句,情感更加细腻,诗人将人生比作梦境,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春来三度到溪居”,用春天的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尽管现实不如意,但仍在自然中寻找一丝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朝无事谏书疏”:表明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失望,感到没有事情值得劝谏。
- “窃禄经年卧直庐”:诗人反思自己在安逸中度过的岁月,感到空虚。
- “惆怅平生不如梦”:表达对人生的惆怅,认为一生如梦,难以实现理想。
- “春来三度到溪居”:诗人虽惆怅,但仍然向往自然,春天三次来到溪边。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梦,强调虚幻与失落。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手法,使诗句更为和谐。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失落,反映了士人心中的无奈与惆怅。
意象分析:
- 溪居:象征隐逸生活,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暗示尽管现实不如意,内心仍怀有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谏书疏”主要指什么?
- A. 政府文件
- B. 对朝廷的劝谏
- C. 私人信件
-
“惆怅平生不如梦”中的“梦”意指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追求
- C. 梦境
-
诗人对春天的描写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希望
- C. 无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但通过豪放的饮酒来抒发情感,与陈洙的沉郁风格形成对比。
- 《春望》: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书御史台壁》的个人失落感形成鲜明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