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篮舆休上马休骑,湿却青鞋也不辞。拣取雨丝疏处去,携筇且谒水仙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不再骑马,也不再乘坐小轿,尽管青鞋已经被雨水弄湿,我们仍然无怨无悔。我们选择在雨丝稀疏的地方行走,带着竹杖前去拜访水仙的祠堂。
注释:
- 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类似于轿子。
- 休:停止,不要。
- 湿却:弄湿了。
- 青鞋:指青色的鞋子,通常是指布鞋。
- 拣取:挑选。
- 雨丝:细雨。
- 疏处:稀疏的地方。
- 携筇:带着竹杖。
- 谒:拜访,参拜。
- 水仙祠:供奉水仙的庙宇,水仙是古代文人常常歌颂的花卉。
典故解析:
水仙作为花卉,在古代诗词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水仙祠则是供奉水仙的地方,代表着文人雅士对自然美的追求与敬仰。诗中提到的“水仙”不仅是花的代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象征,表现出对清丽脱俗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追求真情实感,尤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见长。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游湖时,正值细雨蒙蒙的天气,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中游湖的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诗人以“篮舆休上马休骑”道出游玩的心情,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尽管雨水湿透了青鞋,诗人却毫不在意,这种洒脱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豁达的情怀。
接下来的“拣取雨丝疏处去”,则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和对游玩的热情。他选择在雨丝稀疏的地方行走,显示出他的聪慧和机智,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然的尊重与顺应。
最后一句“携筇且谒水仙祠”,既是对友人的约定,也是对文化的追寻,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情怀。整个诗歌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递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篮舆休上马休骑”:表示停止乘坐轿子和骑马,暗示游玩的轻松状态。
- “湿却青鞋也不辞”:虽然鞋子湿了,但依然毫无怨言,表现出诗人洒脱的性格。
- “拣取雨丝疏处去”:选择在雨稍轻的地方行走,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聪慧。
- “携筇且谒水仙祠”:带着竹杖去参拜水仙祠,暗示对自然和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对仗和排比,使得语言更加流畅。
- 通过细腻的描写,构建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文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篮舆:象征着生活的轻松和自在。
- 青鞋:代表了诗人的质朴与自然。
- 雨丝:体现了环境的变化和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水仙祠:象征着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求与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篮舆”指什么?
- A. 马车
- B. 轿子
- C. 小船
- D. 自行车
-
诗人对湿了的青鞋持什么态度?
- A. 愤怒
- B. 无所谓
- C. 伤心
- D. 高兴
-
诗中提到的“水仙”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自然美
- C. 财富
- D. 权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表现出自然之美,但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生活场景,而苏轼则通过壮阔的山水展现豪放的气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杨万里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