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时间: 2025-01-06 07:54: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作者: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
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
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
儒冠多误身。
白话文翻译:
在山前,灯火闪烁,正欲入黄昏,
山顶上,云朵时而来去。
鹧鸪的鸣叫声伴随着几户人家,
在潇湘的地方遇见了老朋友。
我挥动着羽扇,整理着纶巾,
年轻时骑马尘土飞扬。
如今人已憔悴,写诗似乎在招魂,
儒生的身份却常常误了自己的身心。
注释:
- 灯火欲黄昏:灯火开始点亮,表示晚上将至。
- 鹧鸪声里:鹧鸪鸣叫声中,营造出乡村气息。
- 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合称,地名,代表着故乡。
- 挥羽扇,整纶巾:动作描写,表现出当时的文人风范。
- 少年鞍马尘:年轻时骑马的尘土,象征着年轻的活力与奔放。
- 如今憔悴赋招魂:如今的我已憔悴,写诗似乎是在召唤过去的灵魂。
- 儒冠多误身:儒生的身份使我迷失自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和词作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和深沉的爱国情怀闻名,作品多描写历史、抒发情感,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其壮志未酬之时,怀旧情感愈加浓厚。写作时,辛弃疾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交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山前的黄昏灯火开篇,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前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引出一种即将到来的黄昏,暗含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鹧鸪声中数家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乡愁,勾起诗人与故人重逢的期待与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挥扇整巾的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风度,也象征着过去的青春与活力。与当下的憔悴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到一种时光的无情与无奈。最后两句则是对自身身份的深刻反思,儒冠的束缚让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迷失,表达了对自我的一丝批判与无奈。
整首词情感深邃,意境悠远,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辛弃疾词作的高超艺术与深厚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前灯火欲黄昏:描绘出黄昏将至的宁静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山头来去云:云的浮动传达出一种变幻不定的宿命感。
- 鹧鸪声里数家村:声音与乡村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暖与亲切的氛围。
- 潇湘逢故人:潇湘意象代表故乡,重逢的喜悦与乡愁交织。
- 挥羽扇,整纶巾:表现当时的文人气质与风范。
- 少年鞍马尘:回忆年轻时的活力与粗犷。
- 如今憔悴赋招魂:对比现状的憔悴,似乎在召唤往日的自己。
- 儒冠多误身:强调儒生身份的束缚与迷失。
修辞手法:
- 对比:青年与老年的对比,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
- 意象:灯火、云、鹧鸪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 拟人:把时间与记忆拟人化,体现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词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迷失,反映了诗人对曾经青春年少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深思,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无奈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火:象征温暖与希望,也暗含孤独与思念。
- 黄昏:时间流逝的象征,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
- 鹧鸪:乡村生活的象征,伴随回忆与乡愁。
- 潇湘:故乡的代表,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 羽扇与纶巾:文人的风度与身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辛弃疾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挥羽扇,整纶巾”中“羽扇”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愉快
- B) 文人气质
- C) 年轻的活力
- D) 乡愁
-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地名
- C) 一种音乐
- D) 一种饮食
答案:
- B) 辛弃疾
- B) 文人气质
- B) 地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与这首词都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但前者更显豪放,后者则多了一份沉郁与思考。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有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索,但其情感上更为开阔,展现了不同的生命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