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晚春》

时间: 2024-09-19 21:14:03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带将愁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祝英台近·晚春
作者: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
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
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带将愁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宝钗分开,桃叶渡过,烟雾中的柳树在南边的水边显得格外昏暗。
我害怕登上高楼,最近十天里有九天都在下风雨。
断肠的红花片片随风飘飞,竟然没有人来管它,
更没有人劝说黄莺停止啼鸣?
我在鬓边偷偷打量,试着用花来占卜归期,
刚刚插上花又再三数算。
罗帐下灯光昏暗,梦中哽咽的言语,
正是他春天带来的愁苦,而春天又将去往何处?
却不知如何把这愁苦带去。

注释

  • 宝钗:指美丽的钗饰,象征美好或爱情。
  • 桃叶渡:桃树的叶子,暗示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繁盛。
  • 烟柳:烟雾缭绕的柳树,表现春天的柔情和朦胧感。
  • 断肠:形容极度的悲伤,指心碎的感觉。
  • 莺声:指黄莺的叫声,通常与春天的到来相关。
  • 罗帐:轻薄的帐子,常用于营造温柔的氛围。
  • 春带愁:春天带来的忧愁,暗示春天的美丽和忧伤并存。

典故解析

“十日九风雨”这一句,反映了春天气候的多变,正如人生中的无常和苦楚。
“断肠片片飞红”则常常被解读为花瓣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寓意着爱情的脆弱和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豪放,深受后世喜爱。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北方的战乱和南方的安逸,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晚春》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辛弃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之时。诗中所表现的春天的愁苦,可能与作者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丽与愁苦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辛弃疾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开头的“宝钗分,桃叶渡”,营造了一幅春天水乡的优美画面,但随即转入“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天气多变的感慨。特别是“断肠片片飞红”,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无奈与悲伤。

整首词在情感上由浓转淡,诗人不断反思春天的意义,最终以“春带愁来,春归何处”收尾,留下了深刻的思索和无尽的感伤。辛弃疾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充分展现了他词作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描绘春天的景色,暗示爱情的甜蜜。
  2.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表达对未来的忧虑,天气的恶劣暗示了内心的不安。
  3.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用凋零的花瓣比喻内心的伤痛,表现孤独感。
  4. “更谁劝啼莺声住?”:感叹无人理解自己的愁苦,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5.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暗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使用占卜的意象。
  6. “才簪又重数。”:反复确认归期,体现焦虑与渴望的交织。
  7.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梦中语音流露出对过去的留恋与愁苦。
  8. “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疑惑春天的去向,表达对生活的无奈与彷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肠片片飞红”比喻内心的苦痛。
  • 拟人:如“莺声”劝慰,赋予自然以感情。
  • 对仗:整首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现了人生的愁苦和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辛弃疾复杂的情感世界,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钗:象征爱情与美好。
  • 桃叶:春天和希望的象征。
  • 烟柳:柔情和朦胧的意象。
  • 莺声:春天的音符,象征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十日九风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宁静
    答案:B

  2. “鬓边觑”中的“觑”是什么意思? A. 看
    B. 盼
    C. 走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宝钗”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爱情
    C. 权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辛弃疾的《祝英台近·晚春》更显豪放与深沉,而李清照则偏向细腻与柔情,两者在表达情感时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