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博江心百鍊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愿意储备医治国家的三年陈艾,而不是去争夺江心中经过百次炼制的铜。
注释: 字词注释:
- 储:储备。
- 医国:医治国家,比喻治理国家。
- 三年艾:指陈艾,艾草存放三年后药效更佳,比喻长期准备。
- 博:争夺。
- 江心:江河中心。
- 百鍊铜:经过多次炼制的铜,比喻珍贵之物。
典故解析:
- 三年艾:出自《孟子·离娄上》:“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比喻长期准备以应对未来的需要。
- 百鍊铜:比喻经过多次锤炼的珍贵之物,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或物品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文学评论,风格严谨,注重实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强调长期准备而非短期争夺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于长远规划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三年艾”与“百鍊铜”,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诗中的“三年艾”象征着长期准备和深思熟虑的治理策略,而“百鍊铜”则代表了短期内的争夺和表面的珍贵。作者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长期规划和深思熟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非短期的争夺和表面的华丽。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愿储医国三年艾”:表达了作者愿意储备长期有效的治理策略,如同储备三年陈艾以备不时之需。
- “不博江心百鍊铜”:表明作者不追求短期内的争夺和表面的珍贵,如同不去争夺江心中经过百次炼制的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三年艾”与“百鍊铜”的对比,突出了长期准备与短期争夺的差异。
- 比喻:使用“三年艾”和“百鍊铜”作为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长期规划和深思熟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非短期的争夺和表面的华丽。通过对比和比喻,作者传达了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年艾:象征长期准备和深思熟虑的治理策略。
- 百鍊铜:象征短期内的争夺和表面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三年艾”比喻什么? A. 短期准备 B. 长期准备 C. 珍贵之物 D. 短期争夺
-
诗中的“百鍊铜”比喻什么? A. 短期准备 B. 长期准备 C. 珍贵之物 D. 短期争夺
答案: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孟子·离娄上》:其中提到的“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与本诗的“三年艾”有相似的比喻意义。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涉及国家治理的思考,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迈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孟子》:了解“三年艾”的出处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