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叔兴见赠》

时间: 2025-01-17 10:00:42

眼界纷纷尽扫除,云烟杳雾是匡庐。

江山信美非吾土,井邑繁雄想旧庐。

落笔纵横盾草檄,感时忧愤欲成书。

要须起赴功名会,莫守陈编似蠹鱼。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叔兴见赠

作者: 赵汝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眼界纷纷尽扫除,云烟杳雾是匡庐。
江山信美非吾土,井邑繁雄想旧庐。
落笔纵横盾草檄,感时忧愤欲成书。
要须起赴功名会,莫守陈编似蠹鱼。

白话文翻译:

眼界中的纷扰都已扫除,眼前的云雾缭绕,正是匡庐山。江山的美丽确实非我所居之土,繁荣的城市让我想起旧时居所。落笔写下的文字仿佛在为国家辩护,感时之愤懑想要成书。要想去参加功名的聚会,切忌像守着陈旧书籍的蠹鱼那样。

注释:

  • 匡庐:指的是庐山,三尺微命的隐士之所。
  • 井邑:指的是城市和乡镇,繁荣的象征。
  • 草檄:古代用来呼吁和辩论的文书。
  • 蠹鱼:指的是食书虫,形容对旧书的守护和无所作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是宋代的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赵汝腾受到朋友赠诗的启发时,体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功名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强烈的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开篇以“眼界纷纷尽扫除”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清晰,接着通过“云烟杳雾是匡庐”的描绘,将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上,表现出诗人对山水的热爱。紧接着,诗人转向外部世界,指出“江山信美非吾土”,流露出他对祖国美好山河的赞美,却又因身在异乡而感到孤独。这种对故乡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落笔纵横盾草檄”,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关切与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同时也渴望通过写作来发声,传达自己的忧愤。最后,诗人以“要须起赴功名会”结束,强调了对理想与名利的追求,警惕人们不要沉迷于过去的无所作为。这种矛盾的情感让整首诗充满了张力,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界纷纷尽扫除:意指内心的纷扰与杂念已被清除,视野变得开阔。
  2. 云烟杳雾是匡庐:描绘出庐山的迷雾,突显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3. 江山信美非吾土:感叹祖国的美好,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与无奈。
  4. 井邑繁雄想旧庐:因城市的繁华而想起故乡的宁静,这种对比加深了思乡之情。
  5. 落笔纵横盾草檄:写作的急切与重要性,暗示他希望为国家争取权益。
  6. 感时忧愤欲成书: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想通过文字发声。
  7. 要须起赴功名会:强调追求功名的重要性,表现出对未来的渴望。
  8. 莫守陈编似蠹鱼:告诫人们不要沉迷于过去的无所作为,应该行动起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烟杳雾”比喻内心的迷茫。
  • 对仗:如“江山信美非吾土,井邑繁雄想旧庐”,对称工整,增强了诗韵。
  • 排比:使用多个并列的短语,强调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对功名的渴望,体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匡庐: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渴望。
  • 江山:代指祖国的美丽与繁荣。
  • 井邑:指城市,表现出对故乡的对比。
  • 草檄:象征诗人的责任感与历史担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匡庐”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黄山
    B. 庐山
    C. 泰山
    答案:B

  2.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 A. 忘却
    B. 思念
    C. 轻视
    答案:B

  3. “落笔纵横盾草檄”中“盾草檄”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书信
    C. 辩论文书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诗中常有豪放与洒脱之情,表现出对酒与友的向往。
  • 杜甫:关注社会与民生,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