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1-06 09:24: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作者:刘镇 〔宋代〕
看纤云双月,湛河汉,夜声收。正玉尘生风,银床坠露,凉叶飕飕。襟怀静吞八表,莫登山临水易惊秋。闲想多情宋玉,旧来空替人愁。温柔。乡解老秋不。丝竹间秦讴。向橙橘香边,持螯把酒,聊伴清游。骚人自应念远,与黄花评泊晋风流。明日莼鲈兴动,待寻江上归舟。
白话文翻译:
在夜空中,细腻的云朵与明亮的双月交相辉映,河流如银河般静谧,夜晚的声音渐渐平息。正当玉尘随风而起,银色的床上露珠坠落,凉风吹动着树叶,发出飕飕的声音。我的胸怀宁静,包容八方,登高临水容易惊动秋意。闲暇时,我想起多情的宋玉,往昔的情愁仍在心头。柔情似水,乡愁难以解怀。丝竹乐声中回荡着秦国的歌谣。走到橙橘的香气旁,手持海螯美酒,聊伴清幽的游玩。骚人自然应思念远方,与黄花相评,想起晋朝的风流。明日莼菜与鲈鱼的美味将引动我的心思,期待在江上归舟。
注释:
- 纤云:细腻的云。
- 河汉:银河,指夜空中的星河。
- 玉尘:形容如玉般细腻的尘土,生动地描绘出清风。
- 凉叶:形容秋季凉意中树叶的声音。
- 宋玉: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多情而著称。
- 莼鲈:莼菜和鲈鱼,都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美食,寓意清淡的生活与美好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镇,字景莹,号东海,南宋诗人,生于1166年,卒于1232年,以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诗中借助夜空的云月与河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空灵的氛围,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刘镇以“襟怀静吞八表”来表达自己的胸怀开阔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在对宋玉多情的回忆中,诗人不仅仅是在缅怀历史人物,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沉思,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随着“明日莼鲈兴动,待寻江上归舟”的结尾,诗人将自己的思绪与对未来的期待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情感的升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看纤云双月,湛河汉,夜声收:描绘了夜空中细腻的云和明亮的双月,宁静的河流和夜晚渐渐平息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正玉尘生风,银床坠露,凉叶飕飕:用“玉尘”与“银床”的意象,表达了自然之美,凉风中的树叶声响增添了秋意。
- 襟怀静吞八表,莫登山临水易惊秋: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宽广,使得他在面对自然时不易被惊动,流露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闲想多情宋玉,旧来空替人愁:借宋玉之名,表现自己对往事的怀念与思索,反映出一种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 温柔。乡解老秋不:短句中透出对乡愁的深刻感受,暗示秋天的到来与心中情感的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尘生风”,将细腻的尘土比作玉,增强了景象的美感。
- 对仗:如“丝竹间秦讴”,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凉叶的“飕飕”声,赋予自然以生命的感觉,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意象分析:
- 云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河汉:代表着流逝的时间与历史的承载。
- 宋玉:象征着多情与愁苦,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刘镇的《木兰花慢》主要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莼鲈”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鱼
- C. 两种美食
- D. 一种乐器
-
“襟怀静吞八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急躁
- B. 平和
- C. 忧伤
- D. 快乐
答案:
- C. 秋天
- C. 两种美食
- B. 平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诗词对比:
- 刘镇《木兰花慢》与苏轼《水调歌头》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人生的反思,但刘镇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往事的追忆,而苏轼则是对明月的思考与人生态度的哲理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