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时间: 2024-09-19 20:47:4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作者: 卢祖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嫩寒催客棹,载酒去载诗归。正红叶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
三生溪桥话别,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不似今番醉梦,帝城几度斜晖。
鸿飞。烟水弥弥。回首处,只君知。
念吴江鹭忆,孤山鹤怨,依旧东西。
高峰梦醒云起,是瘦吟窗底忆君时。
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
白话文翻译:
微寒的气候催促着客船启航,载着酒水出发又载着诗篇归来。此时正是红叶满山的季节,清泉流过岩石,心中有多少期盼啊!
在三生桥边,我们曾谈论别离,怅然若失,薜萝依旧披挂在翠云之上。这一番醉梦不同于往日,帝城的斜阳已多次落下。
鸿雁飞过,烟水迷蒙,回首的时候,只有你知晓我心中的感受。
想念吴江的白鹭,孤山的白鹤,依旧在东西两岸徘徊。
在高峰之上梦醒,云朵升起时,我在窗下吟唱时思念你。
何时才能再次寻找到约定的日子,先请你把梅枝寄给我吧。
注释:
- 嫩寒: 指初秋时节的微寒。
- 载酒: 装载酒水。
- 漫山: 整个山头。
- 漱石: 清泉流过石头,象征清澈。
- 薜萝: 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情感。
- 帝城: 指京都,可能是指汴京(今开封)。
- 鸿飞: 鸿雁飞翔,象征离别。
- 烟水弥弥: 指烟雾弥漫的水面。
- 梅枝: 梅花的枝条,象征思念和寄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祖皋,宋代诗人,以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与两位诗僧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即将分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别离时的复杂心情。开头的“嫩寒催客棹”便营造出一种初秋的氛围,微寒的天气让人倍感思绪万千。诗人将离别的心情与自然景色相结合,通过“红叶漫山”和“清泉漱石”激发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怅薜萝犹惹翠云衣”一句,既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又隐喻了友谊的珍贵。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情感愈发浓烈,特别是“何日还寻后约,为余先寄梅枝”,不仅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寄托。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离别的不舍与对友谊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嫩寒催客棹: 初秋的微寒催促着客人离去。
- 载酒去载诗归: 带着酒水离去,又带着诗篇归来,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正红叶漫山: 描写秋天的美景,红叶满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清泉漱石: 清澈的泉水流过石头,象征着纯净的情感。
- 三生溪桥话别: 在三生桥上谈论分别,寓意深远。
-
修辞手法:
- 比喻: “红叶漫山”比喻时光的流逝。
- 拟人: “清泉漱石”赋予泉水以人的行为,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体现了汉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别离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红叶: 象征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短暂。
- 清泉: 代表纯净的情感与思念。
- 梅枝: 寄托了思念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嫩寒催客棹”指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希望寄给友人的是什么?
- A. 酒
- B. 梅枝
- C. 诗篇
- D. 红叶
答案:
- C. 秋天
- B. 梅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卢祖皋与李白的作品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卢祖皋则显得细腻、含蓄。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