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花落春红,岁寒傲霜竹。
彼欲褒姒笑,焉知周人哭。
白发悲梨园,芳草惨金谷。
无使桑间音,乱我杏坛曲。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瓣纷纷飘落,红色的花朵也已凋谢。严冬时节,傲立于霜雪中的竹子显得格外坚韧。他们想要褒姒的笑容,岂知周朝的人在悲泣。白发苍苍的我,心中对梨园的悲伤无法言表,芳草凄凉的金谷也让我感到痛苦。不要让桑树间的音乐,扰乱了我在杏坛上的乐曲。
注释:
- 褒姒: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美人,周幽王为了博取褒姒的笑容而烽火戏诸侯,象征着权力和美色的追逐。
- 梨园:指的是古代的戏曲艺术,常用来代指歌舞团体。
- 金谷:金谷园,古代著名的园林,象征着美好的景致和繁华的生活。
- 桑间音:指的是桑树下的音乐,象征着悠闲与恬静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允恭,号青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之际,反映了对美色与权力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落与冬天的竹坚,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头的“风花落春红”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凋零,暗示着人们对短暂美好生活的惋惜。接着提到的“岁寒傲霜竹”,则体现了在困境中坚持的精神,竹子的坚韧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接下来的“彼欲褒姒笑,焉知周人哭”则引入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美色与权力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揭示了追求浮华背后的悲哀。
“白发悲梨园,芳草惨金谷”描绘了作者对梨园艺术的深情怀念与对金谷繁华的失落感,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当下社会的失望。最后一句“无使桑间音,乱我杏坛曲”则是对和谐生活的渴望,强调了维护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花落春红:描绘春花的凋零,暗示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
- 岁寒傲霜竹:竹子在寒冬中傲然挺立,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彼欲褒姒笑,焉知周人哭:对美色的追求中,忽视了背后可能的悲剧,反映了权力与美的关系。
- 白发悲梨园,芳草惨金谷:感慨岁月流逝,怀念昔日的繁华与艺术。
- 无使桑间音,乱我杏坛曲:希望不要让外界的喧嚣打扰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
修辞手法:
- 使用对仗和排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比喻手法,如“岁寒傲霜竹”,通过竹子象征坚韧,传达更深的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浮华生活的警醒。
意象分析:
- 春花:象征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霜竹:象征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 褒姒:象征权力与美色之间的矛盾。
- 梨园:象征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价值。
- 金谷:象征繁华与美好生活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风花落春红”中“春红”指的是: A. 春天的红花
B. 春天的红色
C. 春天的红色衣服
D. 春天的红色天空 -
李曾伯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C. 对春天的赞美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惆怅与对国事的忧虑,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