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关锁岭
作者: 蔡琬 〔清代〕
山从绝域势遥分,
天限西南自昔闻。
烽静戍楼狐上屋,
风喧古木鹤惊群。
横盘石磴危通马,
深锁雄关冷护云。
叱驭升平犹觉险,
挥戈谁忆旧将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关锁岭的险峻地势,山脉从绝境中遥远分开,天边的西南方向向来是我耳闻的地方。烽火台上安静无声,只有狐狸在屋顶上游荡,风声呼啸,古木间的白鹤因而惊飞。石阶横亘,危险地通向马道,雄关深锁,冷冷地守护着云雾。即便在这升平的时代,我依然感到险峻的威胁,挥戈之时,谁还记得昔日的将军?
注释:
- 绝域:指人迹罕至的地方,形容山势的险峻。
- 烽静:烽火台安静无声,表明战争已远去,和平时代的来临。
- 戍楼:守卫的楼台,通常用于防御。
- 古木:指古老的树木,给人以岁月沧桑的感觉。
- 雄关:形容关口的雄伟和重要,通常是防守重地。
典故解析:
- 旧将军:可能指代历史上曾经征战沙场的将领,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和平时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琬,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其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关锁岭》是在清代的战争与和平交替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目睹了和平的美好却又感受到潜在的危险,表达了对历史将军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担忧。
诗歌鉴赏:
《关锁岭》是一首描绘山水与历史交融的诗作,蔡琬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关锁岭的险峻和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忧虑。诗的开篇以“山从绝域势遥分”描绘出关锁岭的高峻与遥远,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人迹罕至的境地,增强了诗的神秘感。接下来的“天限西南自昔闻”则引入了时间的维度,诗人似乎在回忆过去的历史,强调这一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中间几句描绘了烽火台的宁静与古木的喧嚣,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象征着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最后几句则回归到个人的感受,表达了即使在和平年代,依然感受到潜在的危险与威胁,思念那些曾经为国捐躯的将军。这种历史的沉重感与现实的安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从绝域势遥分:描绘山势险峻,地势遥远,给读者一种孤寂和神秘的感觉。
- 天限西南自昔闻:提到西南地区的遥远与神秘,可能暗示着历史的悠久。
- 烽静戍楼狐上屋:烽火台安静,没有战火,狐狸在屋顶游荡,表现出一种和平的气氛。
- 风喧古木鹤惊群:风声呼啸,古老的树木间,白鹤因风而惊飞,象征着自然的活力与生命。
- 横盘石磴危通马:石阶危险地蜿蜒,通向马道,暗示行走的艰难与危险。
- 深锁雄关冷护云:雄关深锁,冷冷地守护云雾,展现出一种威严与安全感。
- 叱驭升平犹觉险:即便在和平的时代,依然感受到潜在的危险。
- 挥戈谁忆旧将军:最后一句感慨历史,怀念曾经的将军,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争与和平的状态比喻为自然景观中的变化。
- 拟人:古木与白鹤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上下句形成鲜明对比,如“烽静”与“风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和平时代的珍惜,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担忧,反映了历史的无常与人类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关锁岭:象征着险峻与守护的地方,代表历史的沧桑。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反映出对过去岁月的记忆。
- 古木与白鹤: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历史的静默,寓意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烽静”是指什么? A. 战争安静
B. 自然宁静
C. 人心安宁
答案:A -
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到的“旧将军”可能代表什么? A. 过去的英雄
B. 未来的将领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A -
诗中“深锁雄关”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A. 对和平的向往
B. 对历史的敬畏
C.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关锁岭》:两首诗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对自然的描绘,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感怀,而《关锁岭》则强调了历史的沉重感与对将军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蔡琬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