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咏木犀)》

时间: 2025-01-01 14:09:43

灵心暗属。

髻垒黄金粟。

寂静虚堂情不足。

微步徘徊山麓。

蕊珠宫里新妆。

生香全似瑶芳。

应为莺花留恋,人间暂歇鸾凤。

意思解释

清平乐(咏木犀)

作者: 吕胜己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灵心暗属。髻垒黄金粟。
寂静虚堂情不足。微步徘徊山麓。
蕊珠宫里新妆。生香全似瑶芳。
应为莺花留恋,人间暂歇鸾凤。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灵巧的心思暗暗寄托在这里,
发髻上插着金色的木犀花。
寂静的空堂中情感却显得不足,
我微微走动,在山麓间徘徊。
宫中蕊珠般的花儿新妆,
生香的气息宛如瑶芳。
想必是莺鸟和花儿都留恋这里,
人间的鸾凤也暂时安歇。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心: 灵巧的心思。
  • 暗属: 暗中寄托,隐含的情感。
  • : 发髻,头上的发型。
  • 黄金粟: 比喻金色的木犀花,形如金粟。
  • 寂静: 冷清、安静的状态。
  • 虚堂: 空荡荡的厅堂。
  • 微步: 轻轻地走。
  • 徘徊: 走来走去,踌躇不前。
  • 蕊珠: 比喻花朵如同珍珠般美丽。
  • 瑶芳: 美好的香气。
  • 留恋: 不舍得离开。
  • 鸾凤: 传说中高贵的鸟,象征美好事物。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意象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眷恋,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胜己,字子文,号惜抱,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繁盛的时期,文人常以诗词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清平乐(咏木犀)》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木犀花的喜爱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开篇以“灵心暗属”引入,既表明了情感的隐秘,又暗示了诗人对木犀花深厚的情感。接着,通过“髻垒黄金粟”描绘出木犀花的美丽,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高雅的气息。

词中“寂静虚堂情不足”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尽管有美丽的花在旁,但却难以填补心中的空虚。此时,诗人选择在山麓间徘徊,微步轻移,似乎在追寻更深层次的情感寄托。接下来的“蕊珠宫里新妆”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花朵比作珍珠,进一步增添了诗的美感。

最后两句“应为莺花留恋,人间暂歇鸾凤”将情感升华,表达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的珍惜。莺鸟和花儿的留恋,象征着对美好瞬间的无尽眷恋。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心暗属”: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深情寄托。
  • “髻垒黄金粟”: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木犀花的美丽,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寂静虚堂情不足”:表达了内心的孤独感,尽管外在美丽,内心却感到空虚。
  • “微步徘徊山麓”:描绘了诗人徘徊思索的情景,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蕊珠宫里新妆”:用美丽的比喻,强调花朵的娇美。
  • “生香全似瑶芳”:花香如同美玉的芬芳,表现了自然的美好。
  • “应为莺花留恋”: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鸟与花情感,增添了诗的温情。
  • “人间暂歇鸾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蕊珠宫里新妆”,将花朵比作珍珠,增强了美感。
  • 拟人:如“应为莺花留恋”,让自然元素具有人情味。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木犀花的咏叹,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犀: 象征清香与美丽。
  • : 象征春天与生机。
  • 鸾凤: 象征高贵与美好的事物。
  • 虚堂: 象征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灵心暗属”中的“灵心”指的是什么?
    A. 体力
    B. 灵巧的心思
    C. 迷惑

  2. “蕊珠宫里新妆”中的“蕊珠”比喻什么?
    A. 珍珠
    B. 花朵
    C. 宫殿

  3. 诗中“应为莺花留恋”的意思是?
    A. 鳥和花都不喜欢
    B. 鳥和花都留恋这个地方
    C. 鳥和花都在飞走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体现对自然的热爱。
  • 李清照《如梦令》:展现女性情感的细腻与美好。

诗词对比:

  • 吕胜己的《清平乐(咏木犀)》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均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但吕胜己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在怀古中融入更多的个人情感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