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1-17 10:21:08

烟云变化。

面面青山如展画。

俯对平川。

野水烟村远接天。

有时纵目。

景物繁华观不足。

月下风头。

一曲清讴博见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烟云变化。面面青山如展画。俯对平川。野水烟村远接天。有时纵目。景物繁华观不足。月下风头。一曲清讴博见楼。

白话文翻译:

烟雾与云彩不断变化,远处的青山就像展开的画卷。我俯视着平坦的原野,野水与烟雾缭绕的村庄远远连着天空。有时我放眼望去,繁华的景物看得不够。月下微风轻拂,一曲清歌从楼中传来。

注释:

  • 烟云变化:指烟雾和云彩不断变幻,表现自然景色的多变和生动。
  • 面面青山如展画:青山如同展开的画卷,形容山的美景。
  • 俯对平川:俯视着广阔的平坦地带。
  • 野水烟村:指乡间的水和村庄,烟雾笼罩,显得朦胧而美丽。
  • 纵目:放眼远望。
  • 景物繁华观不足:眼前的繁华景象看得不够,表现出对美景的渴望。
  • 月下风头:在月光下,微风轻拂的情景。
  • 清讴:清脆的歌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胜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吕胜己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之中,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喧嚣生活中对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词,情感细腻而真挚。词的开头用“烟云变化”引入,瞬息万变的自然现象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美的短暂。接着,作者描绘了“面面青山如展画”的壮丽景色,表现出他对美的热爱与赞美。俯视平原,远眺村落,诗人通过“野水烟村远接天”这一句,展现了一个开阔而又宁静的田园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随后,诗人表达了对繁华景物的感叹,尽管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但他仍感到不满足,似乎他在追求更深层次的美。最后一句“月下风头,一曲清讴博见楼”,在月光下的微风中传来清歌,渲染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突显了诗人在自然与音乐中获得的心灵慰藉。整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云变化:自然景象的瞬息万变,暗示生活的流动性。
  2. 面面青山如展画:描绘青山的美丽,形象而生动。
  3. 俯对平川:表现作者的观察角度,强调视野的开阔。
  4. 野水烟村远接天:描绘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5. 有时纵目:表达对美景的渴望与追寻。
  6. 景物繁华观不足:显现诗人对美的无尽追求。
  7. 月下风头:描绘朦胧的夜晚,增添了诗的氛围感。
  8. 一曲清讴博见楼:音乐的悠扬,增添了生活的情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比作展开的画,形象生动。
  • 对仗:如“月下风头”,音韵和谐。
  • 拟人:烟云的变化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 烟云:象征变化与流动,暗示人生的无常。
  • 青山:象征美好与安宁,表现自然的伟大。
  • 平川与村落:象征宁静的生活,反映诗人内心的渴望。
  • 月光与风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象征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烟云变化”中的“烟云”主要指什么? a) 书法作品
    b) 自然现象
    c) 人的情感

  2. 诗中描绘的“青山”与什么相比? a) 展开的画
    b) 高大的建筑
    c) 远处的村庄

  3. 诗人在“月下风头”中感受到什么? a) 喧闹
    b) 安宁与清歌
    c) 争吵

答案:

  1. b) 自然现象
  2. a) 展开的画
  3. b) 安宁与清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小石潭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吕胜己的词更侧重于细腻的观察与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通过简练的语言表现出一种哲理与深邃的思考。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浪漫,后者则显得宁静与淡泊。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名句解析》
  • 《吕胜己生平与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