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谭德春见寄》
时间: 2025-01-06 11:37: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谭德春见寄
作者: 张镃 〔宋代〕
端的公宜语个中,对山萦碧照清冬。
鹤毛雨渍苔钱古,蚁穴风堆橡斗重。
已乏尖新陪世话,断无阔匾拆书封。
一轩煨芋方题榜,进过松扉慰我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你在信中所说的正合我意,正如那青山环绕,照耀着清冷的冬天。
白鹤的羽毛在雨中沾湿,古老的苔藓上带着钱币的痕迹,
蚂蚁的洞穴在风中堆起沉重的橡树果。
我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谈资,绝对没有宽大的匾额可以拆开书信。
在这间厨房里,正煮着芋头,方才题写了榜文,
走过松树的门扉,能够安慰我这懒散的心情。
注释:
- 端的:确实、正合。
- 公宜语个中:指朋友的信中所说的话,正合我意。
- 萦碧:环绕的青色景象。
- 鹤毛雨渍:白鹤的羽毛因雨水而湿。
- 苔钱:苔藓上沾有古老的钱币印迹。
- 蚁穴:指蚂蚁的巢穴,形象描绘了自然景象。
- 橡斗重:橡树果实沉重,暗示自然的丰盈。
- 阔匾:宽大的匾额,象征着书信的内容。
- 煨芋:煮芋头,体现了生活的琐碎和温馨。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隐逸和雅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仲弢,号云峰,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友人谭德春的书信往来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及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日常生活的琐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开头两句,诗人对友人的信中内容表示赞同,恰似青山环绕的冬日,映衬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象不仅是外在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映射。随后,诗人借助细致的意象,比如“鹤毛雨渍”和“蚁穴风堆”,描绘了生活中的细节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两句,诗人转为自我反省,感叹生活的平淡与无聊,然而在这煨芋的简单生活中,却找到了安慰与满足。这种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友谊和自然的珍惜。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端的公宜语个中:诗人感受到友人信中的意图与自己心境相合。
- 对山萦碧照清冬:描述冬日清冷的山水,映衬内心的宁静。
- 鹤毛雨渍苔钱古:通过细致的描绘,表现自然的细腻与古老的韵味。
- 蚁穴风堆橡斗重:意象丰富,反映自然生生不息的状态。
- 已乏尖新陪世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疲惫感。
- 断无阔匾拆书封:感叹自己失去的交流与热情。
- 一轩煨芋方题榜:生活的简单与温暖,体现了对日常的珍视。
- 进过松扉慰我慵:结束时的自我安慰,表现出内心的满足与惬意。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毛雨渍”形象生动,传递情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意象:如“青山”、“橡斗”等,富有生活气息,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恒久与宁静,表达内心的恬淡。
- 鹤毛:象征着纯洁与高雅,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雨渍:表现了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洗礼。
- 蚁穴:象征着微小与平凡,体现生活的细致。
- 橡斗:象征丰盈的自然,展示生命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鹤毛雨渍”的意象是指什么?
A. 雨后清新的空气
B. 白鹤的羽毛被雨水打湿
C. 秋天的落叶
D. 高山流水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忧伤与绝望
B. 急躁与焦虑
C. 淡泊与满足
D. 忧国忧民 -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信件的互动?
A. 端的公宜语个中
B. 对山萦碧照清冬
C. 一轩煨芋方题榜
D. 断无阔匾拆书封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乡情。
- 《山居秋暝》(王维):描绘山水与生活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次韵谭德春见寄》与《山居秋暝》:前者侧重人与自然的静谧关系,后者则强调自然景色的变化与内心的感悟。两者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收录了许多优秀的宋代诗作,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解析与鉴赏,帮助读者理解诗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