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适郑示诗三章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6:06: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女生愿有家,嗟离亦慰喜。
于归尔迨吉,相望近邻里。
收涕申谕言,勤恭德斯美。
尔虽未读书,内训熟诸耳。
禀质非庸愚,夙习颇循轨。
膝下十九年,辞亲自兹始。
我家本素风,百事无有侈。
随宜具奁箱,不陋复不鄙。
讽诵都官诗,敬听味其旨。
勖哉修妇职,尔是儒家子。
白话文翻译
这位女生希望有个温暖的家,虽然离别让人感到伤感,但也能带来慰藉。希望你在嫁人之后能够幸福,与邻里和睦相处。泪水湿润了我的面颊,我想告诉你,品德和勤恭才是最美的。虽然你还没有读书,但耳濡目染的教导早已在心中扎根。你虽不是庸俗之人,却也习惯于循规蹈矩。膝下养了你十九年,如今从此告别父母。我家本来就没有奢华,生活简朴。你的嫁妆应当随意准备,不要过于奢侈,也不要显得寒酸。希望你能够诵读官场的诗文,认真品味其内涵。愿你努力学习做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你正是儒家所推崇的子女。
注释
- 女生愿有家:指女性希望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庭。
- 嗟离亦慰喜:尽管离别令人伤感,但也能找到些许安慰。
- 内训熟诸耳:指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的教育,虽然没有正式读书,但日常的教导已经深入心中。
- 随宜具奁箱:嫁妆可以根据情况准备,不必过于奢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襄龙,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家庭生活与人情世故,富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长女适郑示诗三章》是程襄龙在女儿出嫁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女儿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期许与祝福。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教育及婚姻的看法,强调品德与谦逊的价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父亲对女儿出嫁的复杂情感,包括不舍、祝福和教诲。诗中前半部分描绘了女儿出嫁前的情景,虽有离别的伤感,却也希望她能够在新家庭中幸福美满。后半部分则是对女儿的教诲,强调内在品德的重要性,鼓励她勤奋学习,成为一个贤良淑德之人。
诗中融合了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尊重与对女性独立人格的肯定,反映了清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教育理念。整首诗的情感真挚,字句简练,既有父爱的温暖,又有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庭伦理观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女生愿有家,嗟离亦慰喜:
- 女儿希望有自己的家,离别虽然令人伤感,但也能找到安慰。
-
于归尔迨吉,相望近邻里:
- 希望你在嫁人之后能幸福,和邻里和睦相处。
-
收涕申谕言,勤恭德斯美:
- 泪水湿润了脸庞,想要告诉你,品德和勤恭才是最美的品质。
-
尔虽未读书,内训熟诸耳:
- 虽然你未曾正式读书,但在家庭中接受的教导早已根深蒂固。
-
禀质非庸愚,夙习颇循轨:
- 你并非庸俗之人,素有良好的习惯。
-
膝下十九年,辞亲自兹始:
- 养育你十九年,今天你将开始离开父母。
-
我家本素风,百事无有侈:
- 我们家本来就没有奢华,生活简朴。
-
随宜具奁箱,不陋复不鄙:
- 嫁妆可以根据情况准备,不必奢华,也不应显得寒酸。
-
讽诵都官诗,敬听味其旨:
- 希望你能够诵读经典诗文,认真品味其中的道理。
-
勖哉修妇职,尔是儒家子:
- 努力学习做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你是儒家所推崇的子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手法,如“收涕申谕言,勤恭德斯美”。
- 比喻:通过“泪水”比喻对女儿离别的伤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女儿出嫁的祝福与教诲,强调了德行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展现了父亲对女儿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 家庭:象征温暖与归属,反映女性对家庭的渴望。
- 品德:象征内在美,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女儿出嫁后希望她能够幸福,与谁和睦相处?
- A. 朋友
- B. 邻里
- C. 同学
-
诗中提到的“勤恭德斯美”指的是什么?
- A. 外貌
- B. 品德
- C. 财富
-
作者希望女儿的嫁妆如何?
- A. 奢华
- B. 简朴
- C. 适宜
答案
- B. 邻里
- B. 品德
- C. 适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春望》杜甫:反映家庭与国家的忧愁。
诗词对比
- 《长女适郑示诗》与《静夜思》:
- 两首诗都涉及离别的主题,但前者着重于对女儿未来的希望与教诲,后者则表达了浓烈的乡愁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关于清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分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