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1-01 14:21:09

昨朝官告。

一百五年村父老。

更莫惊疑。

刚道人生七十稀。

使君喜见。

恰限华堂开寿宴。

问寿如何。

百代儿孙拥太婆。

意思解释

减字木兰花

原文展示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
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
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
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白话文翻译

昨日官府的通告,村里的老人们都得知了,
请大家不要惊疑,刚刚有人说人生七十岁的人已经很稀少了。
主人高兴地看到,正好在华堂上举行寿宴。
问寿数如何,百代的儿孙围绕在太婆的身边。

注释

  • 官告:官方的告知或通知。
  • 父老:指村里的年长者或老年人。
  • 惊疑:惊讶和怀疑。
  • 使君:这里指的是宴会的主人,通常是个有地位的人。
  • 华堂:华丽的厅堂,通常用于宴会。
  • 太婆:指年迈的祖母,象征着长寿。

典故解析

“人生七十稀”是对古代人的一种叹息,古时候人的平均寿命较短,七十岁被认为是高寿。这里表达了对长寿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词风豪放,作品多表达报国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动荡之中,诗人在此背景下,透过寿宴的场景,寄托了对长寿的祝愿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通过对寿宴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长寿的美好和家庭团圆的温馨。开篇的“官告”引入了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件,显示出诗人对村中老人的关注与关心。同时,诗中的“人生七十稀”不仅是对古代寿命的感慨,也是对当下人们珍惜生命的呼唤。通过“使君喜见”的欢喜,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而“百代儿孙拥太婆”则展现了家族的繁荣和长辈的受尊敬,传达出对家庭和睦的向往。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情感,体现了辛弃疾一贯的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朝官告”:通过官府的通知,引出事件背景。
    • “一百五年村父老”:村子的老人们已经活了一百五十岁,表现出长寿的主题。
    • “更莫惊疑”:劝解大家不要惊讶。
    • “刚道人生七十稀”:强调七十岁在古代是高寿。
    • “使君喜见”:表达宴会主人的高兴。
    • “恰限华堂开寿宴”:在华丽的厅堂中举行寿宴,恰到好处。
    • “问寿如何”:询问长寿的情况。
    • “百代儿孙拥太婆”:儿孙围绕长辈,象征着家庭和睦与长寿的祝愿。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寿宴”与“太婆”形成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长寿与家族和谐结合,体现了家庭的幸福。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赞美长寿,寄托了对家庭团圆和人间温情的美好向往,反映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官告:象征着官方的权威性。
  • 父老:代表着智慧和经验。
  • 寿宴:象征着庆祝和团圆。
  • 太婆:长寿和尊敬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人生七十稀”指的是什么? a) 普通寿命
    b) 高寿
    c) 短命

  2. “使君喜见”中的“使君”指的是: a) 普通人
    b) 宴会的主人
    c) 官员

  3. 诗中提到的“华堂”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华丽的厅堂
    c) 古代的建筑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
    • 两者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但辛弃疾更偏重于家庭和长寿的庆祝,而李清照则注重个人的情感与思绪。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辛弃疾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