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时间: 2025-01-04 13:25:26

西山颜色仍依旧。

只添了、眉痕皱。

小院珠帘垂永昼。

吟笺半摺,画栏孤倚,长忆分襟后。

闲中记曲拈红豆。

风雨还惊夜来骤。

曾问南园芳事否。

莺如人懒,花如人醉,春也如人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西山颜色仍依旧。只添了眉痕皱。
小院珠帘垂永昼。吟笺半摺,画栏孤倚,长忆分襟后。
闲中记曲拈红豆。风雨还惊夜来骤。
曾问南园芳事否。莺如人懒,花如人醉,春也如人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的颜色依旧如昔,只是在山上增添了几道皱纹;小院中珠帘垂挂,白昼似乎永无尽头。我独自倚靠在画栏旁,手中吟诵着诗句,回忆起往日的欢聚时光。闲暇时,我回忆起往昔的曲调,轻轻夹起红豆。风雨交加的夜晚让我惊醒,曾询问南园的花事如何。如今的莺鸟似乎也懒惰,花朵如醉,春天也显得消瘦。


注释

字词注释

  • 眉痕皱:形容山的线条如同皱纹般。
  • 珠帘:指用珠子串成的帘子,常用于装饰。
  • 吟笺:吟诵的纸张。
  • 分襟:指旧时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

典故解析

  • 南园芳事:南园即南方的花园,常用于描绘春天的美好和花的芳香。此句表达了对春天景致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笔调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日时节创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春天的感慨。春天虽美,但因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显得愈加凄凉。


诗歌鉴赏

周之琦的《青玉案》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在春日中的孤独与思索。开头两句“西山颜色仍依旧。只添了眉痕皱。”,通过将西山的颜色与人的皱纹相提并论,生动地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与自然变化的微妙。

“小院珠帘垂永昼”,描绘出一个静谧而又略显压抑的环境,诗人独自依靠在画栏旁,手中吟咏,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怀旧的情绪。接下来提到的“闲中记曲拈红豆”,则让人联想到与友人共聚的欢乐时光,然而这种欢乐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遥不可及。

诗的最后几句“莺如人懒,花如人醉,春也如人瘦”,通过拟人的手法,把春天的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体来看,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深沉,诗人以优雅的语言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山颜色仍依旧:描写西山的颜色,强调其不变。
  • 只添了眉痕皱:通过“皱”字,暗示时间的流逝。
  • 小院珠帘垂永昼:小院中的珠帘让人感到时间的静止。
  • 吟笺半摺,画栏孤倚:孤独的吟咏,回忆往昔的情景。
  • 闲中记曲拈红豆:在闲暇中忆起往日快乐。
  • 风雨还惊夜来骤:夜晚的风雨让人心惊。
  • 曾问南园芳事否:对南园的春花的询问,体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莺如人懒,花如人醉,春也如人瘦:通过拟人手法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内心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莺鸟、花朵与人的情感相结合,使自然与人心相互映衬。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人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怀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叹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山:象征时间与不变的自然。
  • 珠帘:象征静谧的生活状态。
  • 红豆:象征思念与怀旧。
  • 莺、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山颜色仍依旧”暗示了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事物的变化
    • C. 自然的恒久
    • D. 人的情感
  2. “莺如人懒,花如人醉”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周之琦的《青玉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周之琦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周之琦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