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驿与镇山秉烛言怀》

时间: 2025-01-19 13:43:01

北路饶长风,方舟成奄泊。

迟迟通路亭,弥弥活水曲。

辛勤洲渚间,委心在行役。

俱抱虚旷怀,己志在空谷。

羲和无停轨,己事如转瞩。

长庐犹为谬,而况杞人哭。

嘉德为我怜,良晤行可续。

勿忘秉烛言,皓首以自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路饶长风,方舟成奄泊。
迟迟通路亭,弥弥活水曲。
辛勤洲渚间,委心在行役。
俱抱虚旷怀,己志在空谷。
羲和无停轨,己事如转瞩。
长庐犹为谬,而况杞人哭。
嘉德为我怜,良晤行可续。
勿忘秉烛言,皓首以自勖。

白话文翻译:

北方的道路上风光旖旎,船只在水面上静静停泊。
通往亭子的路途漫长,活水蜿蜒曲折。
在洲渚之间辛勤耕作,心情沉浸在行走的劳作中。
大家心中都怀有一片虚旷的情怀,志向则寄托在空谷之中。
羲和的太阳不停地运行,我的事情如同旋转的目光。
长庐的错误犹在,而杞人忧天又何足挂齿。
嘉德对我心怀怜悯,良好的交谈可以延续。
不要忘记在烛光下倾诉心声,白头时仍要自我勉励。

注释:

  • :丰富,充盈。
  • 奄泊:静止停泊,形容船只安静无声。
  • 迟迟:形容时间久,行程缓慢。
  • 弥弥:形容水流曲折,延绵不断。
  • 洲渚:指小岛和沙洲。
  • 委心:指倾注心思,投入感情。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日神。
  • 杞人哭:出自《列子·天瑞》,形容无谓的忧虑。
  • 嘉德:指善良的德行。
  • 皓首:白发老人,象征年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问,明代诗人,以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情,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与内心的焦虑,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在悠闲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思考与感悟。首联“北路饶长风,方舟成奄泊”,首先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宽广的氛围,给人以放松与思索的空间。接着,诗人通过对“迟迟通路亭,弥弥活水曲”的描写,展现了通往理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挑战。

在中间几句中,诗人深刻反思了个人的努力与理想的距离,“辛勤洲渚间,委心在行役”,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末尾则以“勿忘秉烛言,皓首以自勖”收尾,表达了即便年岁渐长,也要坚持理想与信念,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路饶长风,方舟成奄泊。
    描绘北方道路的宽广和风光,船只静静停泊,暗示一种恬静的氛围。

  2. 迟迟通路亭,弥弥活水曲。
    描述通往亭子的路途漫长,活水蜿蜒曲折,象征理想之路的艰辛。

  3. 辛勤洲渚间,委心在行役。
    表达在小岛沙洲间辛勤耕作的心态,投入到劳动中去。

  4. 俱抱虚旷怀,己志在空谷。
    大家心中怀有一种空旷的情怀,志向寄托在理想的空谷之中。

  5. 羲和无停轨,己事如转瞩。
    太阳不停地运行,自己的事情也在不断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

  6. 长庐犹为谬,而况杞人哭。
    指出长庐的错误,暗喻杞人忧天的无谓,强调对无谓担忧的批判。

  7. 嘉德为我怜,良晤行可续。
    表示他人对自身的理解与关怀,良好的交流可以继续。

  8. 勿忘秉烛言,皓首以自勖。
    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烛光下表达心声,即使白头也要自我勉励。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道路与理想,深化主题。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面对困难时不忘自我勉励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 北路: 象征人生的旅程与探索。
  • 方舟: 代表希望与庇护。
  • 活水: 生命的象征,寓意不断流动的理想与追求。
  • 空谷: 理想与心灵的寄托之地,象征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羲和”指的是哪个古代神话人物?

    • A. 月神
    • B. 日神
    • C. 风神
    • D. 水神
  2. “勿忘秉烛言”中的“秉烛”意为?

    • A. 火焰
    • B. 点亮
    • C. 持有烛光
    • D. 烛光下的思考
  3. 诗中“辛勤洲渚间”所表达的意思是?

    • A. 在沙洲之间放松
    • B. 在洲渚间辛勤耕作
    • C. 在沙洲上休息
    • D. 随意游玩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王维《山居秋暝》
  • 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生感悟,二者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王维更倾向于描绘孤独与宁静,而王问则结合了生活的勤劳与理想的追求。两首诗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问生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