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军镇作》
时间: 2025-01-19 13:20: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
汴水波澜喧鼓角,隋堤杨柳拂旌旗。
前驱红旆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
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十万天兵勇猛如同猛兽,正是报恩报国的良好时机。汴水上波涛汹涌,鼓声和号角声震耳欲聋,隋朝的堤岸上,杨柳轻拂着旌旗。前方的先锋是红旗飘扬的关西将领,而身边则坐着赵国的佳人。最后寄语长安的旧友,粗浅的官职终究是男子汉的责任。
注释:
- 天兵十万:指的是天子的军队,人数达到十万,形容军队的强大。
- 勇如貔:貔是传说中的猛兽,形容士兵勇猛。
- 酬恩报国:报答国家的恩情,表达忠诚。
- 汴水:指汴河,流经汴京,是重要的地理意象。
- 波澜喧鼓角:指水面波涛汹涌,鼓声和号角声响亮。
- 隋堤杨柳:指隋朝时期的堤岸,杨柳象征着春天和和平。
- 前驱红旆关西将:先锋部队的将领,手持红色的旗帜。
- 青娥:指美丽的女子,这里特指赵国的女性。
- 粗官:指地位不高的官职。
- 男儿:指男子汉,强调责任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彦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涉及边塞、战争等题材,其作品常表现出壮志豪情。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需要恢复和振兴,诗人通过描绘军队的壮丽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勇敢将士的赞美。
诗歌鉴赏:
《宣武军镇作》是一首饱含豪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军人的赞美与对国家的忠诚。诗中开篇便以“天兵十万勇如貔”呼应了强大军队的气势,显示出战争的紧迫感与历史的责任感。汴水的波澜与鼓角的喧闹,描绘出战场的壮烈场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诗中“前驱红旆关西将”的描写,展现了一位英勇将领的形象,而“坐间青娥赵国姬”则引入了一丝柔情,展现了战士心中对家国和爱情的眷恋。最后一句“粗官到底是男儿”则是对身份地位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真正男子汉责任感的认同。整首诗在豪情与柔情之间找到了平衡,表现出唐代士人对国家与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兵十万勇如貔:描绘了军队的壮观场面,强调士兵的勇敢。
- 正是酬恩报国时:表达了战斗的使命感,呼应了国家的需要。
- 汴水波澜喧鼓角:描绘战斗场景,声音的震撼感增强了气氛。
- 隋堤杨柳拂旌旗:将自然美与战争场景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对比。
- 前驱红旆关西将:突出先锋的勇敢,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 坐间青娥赵国姬:引入女性角色,展现人性的温情。
- 寄语长安旧冠盖:表达对旧友的思念与祝福,体现出战士的情感深度。
- 粗官到底是男儿:总结整首诗,强调男子汉的责任与担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士兵比作猛兽,强调勇猛。
- 对仗:如“波澜喧鼓角”与“拂旌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杨柳象征着柔情与和平,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对军人勇敢的赞美以及对责任的深刻理解,折射出唐代士人的情怀与担当。
意象分析:
- 天兵:象征着国家的力量和士兵的勇敢。
- 汴水:承载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 杨柳:象征着柔美与希望,也暗示了战争中的离愁别绪。
- 红旆:象征着胜利与荣耀,传递着强烈的战斗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兵十万勇如貔”中的“貔”指的是: A. 一种猛兽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战术 -
“寄语长安旧冠盖”的意思是: A. 向旧友问好
B. 祝福长安
C. 追忆往昔
D. 表达对国家的忠诚 -
诗中提到的“青娥”是指: A. 战士
B. 美丽女子
C. 王后
D. 将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王彦威的《宣武军镇作》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国家的关切,但王彦威更侧重于军队的壮丽与士人的责任感,而杜甫则关注于国家动荡中的人民疾苦,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王彦威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