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野堂公宴韩慕庐先生扈跸还朝》
时间: 2025-01-19 21:48:56意思解释
秀野堂公宴韩慕庐先生扈跸还朝
原文展示:
凤池潋滟水波平,画绣争看傍辇行。
南济舟航随夏后,东巡笔札领春卿。
移莲里第归鞍晚,飞盏家山赐醴清。
裁诏余间方退食,绛帷弟子挟书迎。
白话文翻译:
凤池的水波荡漾,平静如镜,众多的画绣作品争相在御辇旁展示。
南方的船只在夏天的后期顺流而下,东巡的文书如同春天的使者。
在莲花盛开的地方,回到家时已是傍晚,酒杯飞舞,家乡的美酒清甜可口。
在裁诏的余暇中,方才结束宴席,弟子们提着书卷在绛色帷幕下恭迎。
注释:
- 凤池:指一种池塘,通常与皇家有关,象征着雅致与富贵。
-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 辇:古代皇帝或贵族乘坐的车。
- 南济、东巡:指南方的水路和东方的巡游,象征着广阔的视野和活动。
- 飞盏:形容酒杯在宴席上被频频举起,意在表达欢快的气氛。
- 绛帷:深红色的帷幕,象征着庄重与典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廷桢(1640年-1710年),字子贞,号澹庵,晚号明轩,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表达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当时政治文化生活的繁盛。
诗歌鉴赏:
《秀野堂公宴韩慕庐先生扈跸还朝》是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整体上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艺术和友情的追求。首句“凤池潋滟水波平”便以自然景象引入,描绘了一个典雅、宁静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不仅有自然的美,还有人文的气息,诗人通过“画绣争看傍辇行”展现了文人雅士们的才情与对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南济舟航随夏后,东巡笔札领春卿”的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对文化的热爱。“移莲里第归鞍晚,飞盏家山赐醴清”则将宴会的氛围推向高潮,描绘了饮酒作乐的欢愉场景。同时,最后两句“裁诏余间方退食,绛帷弟子挟书迎”则将诗的情感回归到文化的根基,强调了文人对于学问的尊重和对师长的恭敬。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结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使得诗歌既有视觉的享受,又有深层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池潋滟水波平:描绘了凤池的宁静美丽,水面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画绣争看傍辇行:在这样的环境中,众多的画作和刺绣作品争相展示,显示了文人雅士的才华。
- 南济舟航随夏后:南方的水路在夏季的尾声依然活跃,展现了繁忙的生活景象。
- 东巡笔札领春卿:东巡的文书像春天的使者,带来了新鲜的消息和希望。
- 移莲里第归鞍晚:在盛开的莲花间,回家的路上已经是傍晚时分,给人一种归属感。
- 飞盏家山赐醴清:酒杯轻盈飞舞,家乡的美酒清甜,构建了欢乐的气氛。
- 裁诏余间方退食:在处理完公务之后,才得以享受宴席。
- 绛帷弟子挟书迎:弟子们在红色帷幕后恭迎,表现出尊重与礼仪。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济舟航随夏后,东巡笔札领春卿”,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凤池”“飞盏”等,运用自然和人文意象,烘托出宴会的雅致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反映出文人生活的雅致和对知识的尊重。
意象分析:
- 凤池:象征着高雅和自然之美。
- 飞盏:象征着欢快的聚会氛围,酒的清冽和畅快。
- 绛帷:象征着庄重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凤池”最能代表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高雅的环境
C. 政治权力 -
“飞盏家山赐醴清”中的“飞盏”意指什么?
A. 酒杯
B. 书卷
C. 画作 -
诗中提到的“东巡笔札”指的是?
A. 船只
B. 文书
C. 画作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字句间流露出沉重的历史感。
- 《春望》则通过春天的美景展现了国事的忧虑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这两首诗与吴廷桢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很大不同,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展示了文人生活的雅致与社交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