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寿山》

时间: 2025-01-04 08:50:13

十三峰势望中分,剩水残山倚夕曛。

古道秋磷飞碧草,荒陵石马卧寒云。

黄巾作难终亡汉,白马遗封尚祀殷。

惆怅百年无故老,凭谁指点说遗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寿山
作者: 顾邦英 〔清代〕

十三峰势望中分,
剩水残山倚夕曛。
古道秋磷飞碧草,
荒陵石马卧寒云。
黄巾作难终亡汉,
白马遗封尚祀殷。
惆怅百年无故老,
凭谁指点说遗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寿山的景色和历史,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十三座山峰在夕阳下分开,剩下的水面与残山相依。古道上秋天的磷火闪烁,与碧绿的草地交相辉映。荒凉的陵墓旁,石马静卧在寒云之中。黄巾之乱后汉朝终究灭亡,而白马遗封的地方依然有人祭祀殷商。百年来惆怅无数,谁能为我指点这些陈年往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十三峰:指天寿山的十三座山峰。
  • 夕曛:夕阳西下,天色昏暗。
  • 古道:古老的道路。
  • 秋磷:指秋天的萤火虫,象征幽幽的光亮。
  • 荒陵:荒凉的坟墓或陵园。
  • 石马:石雕的马,常见于古代墓葬。
  • 黄巾:指黄巾军,汉末的农民起义。
  • 亡汉:汉朝的灭亡。
  • 白马遗封:指白马山的遗址,曾为封地。
  • 遗闻:关于古事的传闻或记载。

典故解析:

  • 黄巾作难:指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之乱,标志着汉朝的衰落。
  • 白马遗封:据传白马山一带曾为封地,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祭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邦英,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歌作品见称。其作品常表现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历史的反思,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天寿山的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过往的惆怅。

诗歌鉴赏:

《天寿山》以其淳朴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描绘了天寿山的雄伟景象,十三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诗人与自然的结合,仿佛使得他也融入了这幅壮丽的画卷之中。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古道秋磷”与“荒陵石马”,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孤寂,诗人对历史的感怀愈加明显。

后半部分提及黄巾之乱和白马遗封,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无法改变的命运。诗人用“惆怅百年无故老”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无奈与惋惜,似乎在追问,历史的教训究竟由谁来传承?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凝练,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三峰势望中分:描绘天寿山的壮丽景象,山峰在视野中分开,暗示其雄伟。
  2. 剩水残山倚夕曛:水面与山影在夕阳下交织,表现出一种恬静的美感。
  3. 古道秋磷飞碧草:古老的道路上秋天的闪烁与草地的绿意形成对比。
  4. 荒陵石马卧寒云:荒凉的陵墓旁,石马静卧,传达出历史的沉寂与冷漠。
  5. 黄巾作难终亡汉:历史事件的提及,表明汉朝的灭亡与动荡。
  6. 白马遗封尚祀殷:通过祭祀表明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7. 惆怅百年无故老:表达对历史的惋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8. 凭谁指点说遗闻:对历史的求索与无奈,渴望有人能解读历史的真相。

修辞手法:

  • 对仗:开头的“十三峰势望中分”与“剩水残山倚夕曛”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秋磷”比喻古道上的萤火,象征历史的微光。
  • 拟人:将石马“卧寒云”赋予了生命的情感,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致与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惆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峰:象征雄伟与永恒。
  • :象征流逝与无常。
  • 古道:象征历史的传承。
  • 黄巾:象征动乱与历史的教训。
  • 石马:象征沉寂与历史的见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巾作难”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三国演义
    B. 黄巾之乱
    C. 辛亥革命
    答案: B

  2. “剩水残山”中“残”字的意思是? A. 完整的
    B. 破碎的
    C. 多余的
    答案: B

  3.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顾邦英的《天寿山》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但杜甫的作品更显沉重,反映了个人的苦难与国家的衰落;而顾邦英则更多地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