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元乐登南楼》

时间: 2025-01-19 15:54:29

诗翁骑马去,城观对清氛。

胜地依依在,真人往往闻。

天高梅岭见,水落蓼洲分。

知有荷锄者,只今麋鹿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元乐登南楼
诗翁骑马去,城观对清氛。
胜地依依在,真人往往闻。
天高梅岭见,水落蓼洲分。
知有荷锄者,只今麋鹿群。

白话文翻译:

诗人骑马离去,城墙对着清新的气息。
美丽的风景依旧存在,常有仙人传闻。
在高空可以看到梅岭,水流退去蓼洲的分界。
知道有种田的人,如今只剩下麋鹿成群。

注释:

  • 诗翁:指诗人,带有尊敬的称呼。
  • 城观:城墙和观景台,这里指代城市的景观。
  • 清氛:清新的气息,指自然的景色。
  • 胜地:美丽的地方,风景如画的地方。
  • 真人:指道教的仙人,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者。
  • 梅岭:指高耸的梅花山脉。
  • 蓼洲:指蓼草生长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指代水边。
  • 荷锄者:指耕作的人,种田的人。
  • 麋鹿:一种野生动物,这里象征自然的野趣。

典故解析:

  • “真人往往闻”:常用来指代道教的仙人,代表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知有荷锄者”:表明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朋,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道教思想,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秋的午后,诗人在南楼远望,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美好,思索人和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自然的场景,诗人骑马远行,眼前是美丽的城墙和清新的空气,顿时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诗人骑马的场景,引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梅岭和蓼洲,展示了高远的视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知有荷锄者,只今麋鹿群”则是对田园生活的思考,虽然现实中可能有耕作的人,但在这片美丽的自然中,麋鹿却成了唯一的主角,似乎在暗示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无限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翁骑马去:描绘了诗人离开的场景,带有一种轻松的气氛。
  2. 城观对清氛:城市的景观与清新的气息相对照,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
  3. 胜地依依在:美丽的地方依然存在,显示出自然风光的永恒。
  4. 真人往往闻:暗示在这样的美景中常有人谈论仙人,体现了人们向往超然境界的心理。
  5. 天高梅岭见:描绘了高远的视野,梅岭的壮丽美景尽收眼底。
  6. 水落蓼洲分:水流退去,蓼洲的边界显现,表现出自然变化的悠然自得。
  7. 知有荷锄者:思考耕作的人,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珍视。
  8. 只今麋鹿群:最后以麋鹿为结,强调自然的纯真与宁静,形成了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人比喻为骑马的旅人,表达轻松自在。
  • 对仗:如“天高梅岭见,水落蓼洲分”,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意象分析:

  • 梅岭: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美好的生活追求。
  • 蓼洲:自然的生机与宁静,代表着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麋鹿:象征着自然的纯真和无拘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翁骑马去,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远行
    B. 诗人在城中
    C. 诗人骑马回家
    答案:A

  2. “真人往往闻”中的“真人”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的仙人
    B. 诗人
    C. 农夫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知有荷锄者”主要表述了什么?
    A. 田园生活的理想
    B. 诗人的忧虑
    C. 仙人的生活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与《次韵元乐登南楼》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而后者则是春天的生机。
  • 《春晓》通过清晨的鸟鸣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次韵元乐登南楼》的主题相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