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裴易进士》

时间: 2025-01-17 09:17:05

力学未及仕,口中已含珠。

赋命固所贪,读书非所辜。

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

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力学未及仕,口中已含珠。
赋命固所贪,读书非所辜。
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
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命运、学业和人生的感慨。作者虽努力学习,却未能如愿以偿地走上仕途,嘴中却似乎含着珍珠,暗示其潜在的才华和价值。尽管追求官场的命运是他所贪恋的,但读书并没有做错什么。诗中提到有兄弟相送,但自己却没有妻子和孩子可哭泣,显示出一种孤独和无奈。最后一句强调不论贫富,最终都走向同样的道路,暗示人生的无常和相似。

注释

  • 力学:努力学习。
  • 仕:指走上仕途,成为官员。
  • 赋命:命运的安排。
  • 敛送:送别、聚会的意思。
  • 妻孥:妻子和子女。
  • 靡薄厚:贫困与富贵。
  • 同一途:指最终归宿或命运的相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莲,宋代诗人,世称“诗宗”。以其清新自然、富有情感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未能如愿在仕途上有所成就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遭遇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流露。

诗歌鉴赏

《吊裴易进士》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努力与结果,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无情。开篇通过“力学未及仕”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苦闷,表面看似努力学习,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情感在“口中已含珠”中得到进一步深化,隐喻了诗人天赋与才华的埋没,令人感到可惜和惋惜。

接着,诗人转向命运的讨论,虽“赋命固所贪”,即承认对命运的渴望,但“读书非所辜”则是对自己努力学习的辩护,显示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命运的不公的控诉。接下来的“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则揭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尽管有兄弟相送,但缺乏家庭的温暖与支持,使得人生更加孤独。

最后一句“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总结,暗示无论贫富,最终的归宿都是相似的,展现了对命运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力学未及仕:努力学习却未能走上仕途,表达了诗人的失落与苦恼。
  2. 口中已含珠:隐喻诗人有才华和潜力,但却未能施展。
  3. 赋命固所贪:承认对命运的渴望。
  4. 读书非所辜:强调学习是有价值的,自己的努力并没有错。
  5. 敛送有兄弟:有兄弟前来送别,显示出人际关系的支持。
  6. 哭泣无妻孥:缺乏家庭的温暖,表现孤独。
  7. 惟此靡薄厚:无论贫富,都是人生的常态。
  8. 必竟同一途:最终的归宿都是一样的,人生的无常感。

修辞手法

  • 隐喻:用“口中已含珠”隐喻诗人的潜在才华。
  • 对比:通过有兄弟送别与无妻子儿童的对比,增强孤独感。
  • 排比:通过“力学未及仕”和“读书非所辜”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命运、努力与孤独的关系,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相似。

意象分析

  • 力学:象征知识与努力。
  • :象征才华与价值。
  • 兄弟:代表亲情与支持。
  • 妻孥:象征家庭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力学未及仕”的意思是?
    A. 努力学习未能成功
    B. 没有学习
    C. 仕途顺利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口中已含珠”隐喻什么?
    A. 口中有东西
    B. 有潜在的才华
    C. 珍珠的价值
    答案:B

  3. “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表达了什么?
    A. 贫富无差异
    B. 人生最终归宿相同
    C. 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吊裴易进士》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在诗中更多地反映出国家与社会的动荡,而梅尧臣则侧重于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