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德安道中 赵师秀 〔宋代〕 餐馀行数步,稍觉一身和。 蚕月人家闭,春山瀑布多。 莺啼声出树,花落片随波。 前路东林近,惭因捧檄过。
白话文翻译:
饭后走了几步,感觉身体舒适和谐。 蚕月时节,家家户户都紧闭门户,春山中瀑布众多。 莺鸟的啼叫声从树丛中传出,花瓣随波逐流。 前方的路途接近东林,因公务而匆匆经过,感到惭愧。
注释:
- 餐馀:饭后。
- 稍觉:稍微感觉到。
- 一身和:身体感到舒适和谐。
- 蚕月:指农历三月,蚕开始活动的季节。
- 闭:关闭,指人们在家中忙碌。
- 春山:春天的山。
- 莺啼:莺鸟的叫声。
- 出树:从树丛中传出。
- 随波:随着水流漂动。
- 东林: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
- 捧檄:拿着公文,指因公务而出行。
- 过:经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感慨。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德安道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公务匆匆的无奈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因公务出行途中所作,通过对沿途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公务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德安道中的所见所感。首联“餐馀行数步,稍觉一身和”表达了饭后散步的舒适感,身体和心灵的和谐。颔联“蚕月人家闭,春山瀑布多”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蚕月时节人们忙碌,春山中瀑布众多,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颈联“莺啼声出树,花落片随波”通过莺鸟的啼叫和花瓣的飘落,增添了诗的动感和美感。尾联“前路东林近,惭因捧檄过”则表达了作者因公务而匆匆经过的无奈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餐馀行数步”和“稍觉一身和”表达了饭后散步的舒适感,身体和心灵的和谐。
- 颔联:“蚕月人家闭”描绘了蚕月时节人们忙碌的景象,“春山瀑布多”则展现了春山中瀑布众多的自然美景。
- 颈联:“莺啼声出树”通过莺鸟的啼叫增添了诗的动感和美感,“花落片随波”则描绘了花瓣随水流漂动的景象。
- 尾联:“前路东林近”指前方接近东林,“惭因捧檄过”表达了作者因公务而匆匆经过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莺啼声出树”中的“出树”赋予了莺鸟以人的行为,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蚕月人家闭,春山瀑布多”中的“闭”和“多”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公务匆匆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蚕月:象征着春天的忙碌和生机。
- 春山:代表着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莺啼:象征着春天的声音和生机。
- 花落:代表着自然的循环和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蚕月”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的“东林”可能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食物
-
诗中的“捧檄”指的是什么? A. 拿着公文 B. 拿着书本 C. 拿着武器 D. 拿着工具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师秀的《德安道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前者更多表达了公务匆匆的无奈,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