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曾景建》

时间: 2025-01-17 09:40:56

爱重吟来句,和经一处安。

亦知将作佛,何讶不为官。

楚塞烽烟静,淮波柳絮残。

疑根深未指,欲往愧飞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曾景建 赵师秀 〔宋代〕 爱重吟来句,和经一处安。 亦知将作佛,何讶不为官。 楚塞烽烟静,淮波柳絮残。 疑根深未指,欲往愧飞翰。

白话文翻译:

我深爱着你吟咏的诗句,它们与我心境相和,让我感到安宁。 我也知道你将修行成佛,为何惊讶你不再为官。 楚地的边塞烽火已熄,淮河上的柳絮也已凋残。 我心中疑惑的根源深藏未明,想要前往却愧于没有飞翔的羽翼。

注释:

  • 爱重:深爱,珍视。
  • 和经:和谐,相和。
  • 楚塞:楚地的边塞。
  • 烽烟静:指战事平息。
  • 淮波:淮河的水波。
  • 柳絮残:柳树的絮花凋残,象征时节的变迁。
  • 疑根:疑惑的根源。
  • 飞翰:飞翔的羽翼,比喻行动的能力。

诗词背景: 赵师秀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这首诗是回应友人曾景建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选择修行而非仕途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疑惑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诗句的珍视和对友人选择的理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诗中“楚塞烽烟静,淮波柳絮残”描绘了一幅战事平息、时节变迁的画面,寓意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流转。结尾的“疑根深未指,欲往愧飞翰”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和无力感,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首句“爱重吟来句,和经一处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句的珍视和心灵的共鸣。
  • 次句“亦知将作佛,何讶不为官”体现了诗人对友人选择的理解,不惊讶于友人放弃仕途。
  • 第三句“楚塞烽烟静,淮波柳絮残”通过景物的描绘,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流转。
  • 末句“疑根深未指,欲往愧飞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和无力感,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飞翰”比喻行动的能力。
  • 拟人:“柳絮残”赋予柳絮以人的情感,象征时节的变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友人选择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疑惑和无奈。

意象分析:

  • 楚塞烽烟静:战事平息的意象,象征和平。
  • 淮波柳絮残:时节变迁的意象,象征生命的流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楚塞烽烟静”象征什么? A. 战事平息 B. 战争爆发 C. 边塞风光
  2. “疑根深未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疑惑 B. 坚定 C. 喜悦
  3. “飞翰”在诗中比喻什么? A. 行动的能力 B. 飞翔的鸟 C. 书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理解和支持。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赵师秀的《答曾景建》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理解和支持的主题,但赵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