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工部集》二首》

时间: 2025-01-01 13:43:27

造化拾无遗,唯应杜甫诗。

岂非玄域橐,夺得古人旗。

日月精华薄,山川气概卑。

古今吟不尽,惆怅不同时。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

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

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

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读《杜工部集》二首

作者: 贯休 〔唐代〕


原文展示:

造化拾无遗,唯应杜甫诗。
岂非玄域橐,夺得古人旗。
日月精华薄,山川气概卑。
古今吟不尽,惆怅不同时。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
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
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
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


白话文翻译:

自然创造没有遗漏,只有杜甫的诗才应当铭记。
难道这不是在深邃的境界中,夺取了古人的旗帜吗?
日月的精华变得稀薄,山川的气概也显得卑微。
古今的吟诵无法尽述,令人惆怅的是不同的时代。
杜甫的遭遇也令人痛心,他孤身离开蜀地。
彩笔终究无法展现他的才情,白雪却更显轻盈。
命运薄弱如同相如,名声却可与李白相提并论。
不知耒阳的县令,如何能安葬这位先生。


注释:

  • 造化:自然的造物。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 玄域:深邃的境界,形容诗的意境。
  • 彩毫:指书写的工具,暗指诗人的笔。
  • 相如:指司马相如,著名的辞赋家,名声与李白相提并论。

典故解析:

  • 杜甫:其诗作常描写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 耒阳令:指杜甫晚年所居住的地方,象征对杜甫生平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性情豪放,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杜甫的追忆与赞美之中,反映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贯休通过对杜甫的崇敬,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和艺术的理解。


诗歌鉴赏:

贯休在《读《杜工部集》二首》中,深情回顾了杜甫的诗歌成就与其个人遭遇,呈现出一种对古代诗人深切的怀念与敬仰。诗中开头便以“造化拾无遗”来强调自然的造物与杜甫诗作的独特地位,暗示杜甫的诗歌成就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接着,通过对“日月精华薄,山川气概卑”的描绘,表达了对现世的惋惜与对杜甫那种深厚的历史感的追思。

诗中反复提及“孤身”、“命薄”等词句,透出一种对杜甫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无奈。诗的最后,贯休以“何以葬先生”作为结尾,既是对杜甫的追思,也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造化拾无遗:自然的创造没有遗漏,暗指杜甫的诗歌。
  • 唯应杜甫诗:强调杜甫的诗歌在古今中无可替代。
  • 岂非玄域橐:暗示杜甫的诗歌在深邃的境界中独占鳌头。
  • 夺得古人旗:杜甫的诗超越了前人,成为后人追随的典范。
  • 日月精华薄,山川气概卑:对当下时代的失望与对自然景观的叹息。
  • 古今吟不尽,惆怅不同时:表达对历史与时间的感慨。
  • 甫也道亦丧,孤身出蜀城:提到杜甫的孤独与悲惨的命运。
  • 彩毫终不撅,白雪更能轻:暗指诗人的才情难以施展。
  • 命薄相如命,名齐李白名:将自己的命运与杜甫、李白相提并论。
  • 不知耒阳令,何以葬先生:对杜甫的追念与对其命运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杜甫的诗歌比作自然的精华,强调其重要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贯休对杜甫的深切敬仰以及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甫:象征着伟大的诗人与历史的沉重。
  • 彩毫与白雪:分别象征着诗人的才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贯休的《读《杜工部集》二首》主要是对谁的怀念?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命薄相如命”是指?

    • A. 对命运的感慨
    • B. 对诗歌的追求
    • C. 对朋友的怀念
  3. 诗的最后一句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追思与惋惜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另一首经典诗作,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伤。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体现对故乡的思念,与贯休诗中的惆怅相呼应。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读《杜工部集》二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与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之情,后者则更关注于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 《杜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