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时间: 2025-01-17 10:17:52

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

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

口如暴死人,铁尺拗不开。

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

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
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
口如暴死人,铁尺拗不开。
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
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

白话文翻译:

君子称赞一个人的善行,芳香之气遍布九天。
小人嫉妒一个人的善行,到处生出猜忌和嫌隙。
他们的嘴巴如同暴风骤雨,难以用铁尺来拗合。
杂草侵蚀良田的根髓,阴云积聚成冬天的雷声。
因此,知道那些轻易指责他人的人,千古以来都是徒然的。

注释: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九垓:指天的极高处,形容香气的远播。
  • 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
  • 嫌猜:怀疑和猜忌。
  • 口如暴死人:比喻言辞如同暴风雨般猛烈。
  • 铁尺拗不开:形容口舌之争是难以解决的。
  • 稂莠:杂草。
  • 田髓:指田里的根部,象征根基。
  • 积阴:比喻潜在的危险或阴暗的事情。
  • 咋舌:指指责或批评。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比,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对品德的看重,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君子之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字子美,号蓉峰,唐代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年,卒年不详,曾任职于唐王朝,因不满政治腐败,辞官隐居,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及咏怀诗。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偶作》创作于社会动荡、士人纷争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君子与小人对比的描绘,反映出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批判,表达了对善行的赞美和对嫉妒心态的不满。

诗歌鉴赏:

贯休的《偶作》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展示了“君子”和“小人”之间的鲜明对比。诗的开头便以“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引入,君子以德行而受到赞誉,善行如芳香般扩散,影响深远。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强调了善行的重要性,也展示了君子之德的广泛传播。

而随后的“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则转向了小人心态的阴暗面,他们因为妒忌而生出嫌隙,表现出对善良的排斥与攻击。诗人通过“口如暴死人”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小人嘴巴的恶毒和攻击性,暗示了社会上对善良的恶意中伤。

接下来的“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则引申了小人的行为对社会的侵蚀,表明恶劣风气的积累最终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结尾一句“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则引发读者思考,历史上那些轻易指责他人的人,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微不足道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形象的描绘,揭示了善与恶、君子与小人之间的斗争,发人深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子称一善,馨香遍九垓:君子赞美一个人的善行,犹如香气弥漫至高空,象征着善行的影响力。
  2. 小人妒一善,处处生嫌猜:小人因为妒忌善行而在各处生出嫌隙,表现出狭隘的心态。
  3. 口如暴死人,铁尺拗不开:小人的嘴巴如同猛风暴雨,无法用理智去驳斥,形容争执的无奈。
  4. 稂莠蚀田髓,积阴成冬雷:杂草侵蚀良田的根部,象征着小人的恶行对社会的侵害,最终积聚成灾难。
  5. 因知咋舌人,千古空悠哉:指出那些轻易指责他人的人,历史上看来都是徒劳无益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口如暴死人”,形象地描绘了小人言辞的猛烈。
  • 对仗:如“君子称一善,小人妒一善”,形成鲜明的对比。
  • 夸张:如“馨香遍九垓”,强调善行的广泛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善与恶的对立,强调了君子的德行应受到赞美,而小人的嫉妒与攻击则是社会的毒瘤,最终反映出对善良的珍视与对恶行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馨香:象征善行的美好与影响力。
  • 小人:象征嫉妒、狭隘与恶意。
  • 田髓:象征根基与生长,暗示善行的重要性。
  • 冬雷:象征潜在的危险和最终的灾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君子”与“小人”分别象征着什么? A. 智慧与愚昧
    B. 善良与嫉妒
    C. 富贵与贫穷

  2. “馨香遍九垓”是形容什么的影响? A. 恶行
    B. 善行
    C. 战争

  3. 诗人用“稂莠蚀田髓”来比喻什么? A. 幸福
    B. 妒忌
    C. 恶行对社会的侵害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贯休的《偶作》对比,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讨论了人性的善恶,但更加聚焦于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而贯休则更为抽象地探讨了社会风气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解析》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