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

时间: 2025-01-01 13:47:04

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

如今老懒那能许,卧听邻斋夜读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少日耽书病得臞,
何曾灯火稍相疏。
如今老懒那能许,
卧听邻斋夜读书。

白话文翻译:

在年轻的时候,我沉迷于读书,因而身体瘦弱。
那时从未觉得灯火会稍微稀疏。
如今老了懒惰,怎么会允许自己?
我躺在床上,听见邻居的书声在夜里读书。

注释:

  • 少日:年轻的时候。
  • 耽书:沉迷于读书。
  • 病得臞:因读书过度而身体瘦弱。
  • 灯火稍相疏:灯光稍显稀疏,表示夜晚读书的情景。
  • 老懒:年老后变得懒惰。
  • 卧听:躺着听。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书卷的热爱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灯火”一词,象征着知识的光辉和读书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年老之际,感慨自己在年轻时对读书的热情与身体的变化,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岁月无情的感叹。开头两句回忆了自己年轻时沉迷于书籍的状态,因而身体消瘦。这里的“病得臞”不仅描述了身体的变化,也反映了当时对知识的追求和投入程度。而“何曾灯火稍相疏”则展示了作者在书香氛围中的精神世界,似乎在暗示即便是夜深人静,读书的光辉也从未消散。

转折至“如今老懒那能许”,作者自省年老懒惰的现状,感慨与年轻时的自己形成鲜明对比。而最后一句“卧听邻斋夜读书”传达了一种无奈和羡慕,尽管自己已无力再读,却依然能听到邻居的书声,仿佛仍然在与书籍相伴。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对知识的怀念,表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生命变迁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日耽书病得臞:年轻时沉迷读书,因而身体虚弱。
  2. 何曾灯火稍相疏:那时读书的热情使我从未觉得灯光会减少。
  3. 如今老懒那能许:如今年老懒惰,无法像以前那样勤奋。
  4. 卧听邻斋夜读书:只能躺着听邻居晚上读书的声音,感到既羡慕又无奈。

修辞手法:

  1. 对比:年轻时的勤奋与老年时的懒惰形成鲜明对比。
  2. 拟人:灯火的稀疏仿佛在提醒作者时光的流逝。
  3. 象征:灯火象征着知识和热情,而“卧听”则表明了年老后的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年轻时读书热情的追忆与对老年懒惰的自省,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知识和智慧。
  • 灯火:象征求知的热情和夜晚读书的氛围。
  • 邻斋:代表他人勤奋学习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少日耽书病得臞”指的是( )。 A. 年轻时身体健康
    B. 年轻时沉迷读书
    C. 年轻时工作繁忙

  2. “卧听邻斋夜读书”表达了作者的( )。
    A. 羡慕与无奈
    B. 高兴与满足
    C. 忧愁与愤怒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静夜思》均表达了对静谧夜晚的思考和感怀,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读书的追忆,后者则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