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杂感》

时间: 2025-01-01 22:01:56

树头巧妇栖,树下秋虫织。

坏衣游子心,千里尝相忆。

荡子脚出门,便作浮萍根。

忧来凭五兆,拜树赛黄豚。

意思解释

江南杂感

原文展示:

树头巧妇栖,树下秋虫织。
坏衣游子心,千里尝相忆。
荡子脚出门,便作浮萍根。
忧来凭五兆,拜树赛黄豚。


白话文翻译:

树上栖息着巧手的妇女,树下秋虫在忙着织网。
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对故乡的旧衣物感到思念,
离家的游子一出门,便如浮萍般无根无依。
忧愁时我依靠五兆(占卜),向树木祈祷,希望能赛过黄豚(作物丰收)。


注释:

  • 巧妇:指技艺高超的妇女,常用于形容能干。
  • 秋虫:秋天的虫鸣,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
  • 坏衣:旧衣物,喻指游子的思念。
  • 荡子:指漂泊的年轻人,常常有游子之意。
  • 浮萍根:浮萍无根,比喻无依无靠的状态。
  • 五兆:古代占卜的方式,象征对未来的忧虑。
  • 赛黄豚:祈求丰收,黄豚是古代人们认为丰收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与词人。梅尧臣以其精湛的诗艺、独特的风格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江南杂感》创作于作者身处江南时,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游子生活的感慨。在诗中,梅尧臣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寂与忧愁,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家国情怀的关注。


诗歌鉴赏:

《江南杂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游子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秋虫在树下织网的场景,巧妇在树头栖息,给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然而,这样的温馨却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坏衣游子心,千里尝相忆”。旧衣物承载着游子的思念,千里之外的游子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荡子脚出门,便作浮萍根”,生动地描绘了离家后的游子如浮萍般无根无依,体现了游子在外的生活状态和心灵的漂泊。最后两句“忧来凭五兆,拜树赛黄豚”,表达了游子在忧愁时寄托于占卜和祈祷的心情,既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渴望,也透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描写和细腻深情的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真实体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树头巧妇栖:描绘了树上栖息的巧妇,暗示了温馨的家庭生活。
  2. 树下秋虫织:秋虫的鸣叫与织网,传递出一种忙碌而又孤独的氛围。
  3. 坏衣游子心:旧衣物勾起游子的思乡情绪,体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4. 千里尝相忆:游子在千里之外仍然挂念着故乡,表达了思念的情感。
  5. 荡子脚出门:描述游子外出的情景,暗示着漂泊的生活。
  6. 便作浮萍根:如浮萍般无根,体现出游子的孤独与无依。
  7. 忧来凭五兆:忧愁时借助占卜来寻求安慰,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8. 拜树赛黄豚:向树木祈求丰收,体现了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子比作浮萍,形象地表现出无根的状态。
  • 拟人:秋虫“织网”,赋予自然生命,使其更具情感。
  • 对仗:如“树头巧妇栖,树下秋虫织”,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游子的思乡情结与漂泊生活展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折射出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家乡和温暖的家庭,树下的虫鸣则反映出孤独感。
  • 秋虫: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孤独的心情。
  • 浮萍:无根漂泊,象征游子在外的无奈与孤独。
  • 五兆:代表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寄托着希望与祈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巧妇”指的是:
    A) 能干的女性
    B) 农夫
    C) 学者

  2. “荡子”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游子
    B) 老者
    C) 小孩

  3. “忧来凭五兆”是指诗人:
    A) 读书
    B) 占卜
    C) 旅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但通过月光的意象来引发思绪,情感更为直接。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情感层次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