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蕊千葩染似红,停杯无语恨东风。
薄寒且为花愁恼,何况开时值雨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万朵花朵盛开,色彩如红似染的景象。然而,诗人停下酒杯,心中无言,只感到对东风的怨恨。即使在微寒的天气中,花儿的凋零也让人感到忧愁,更何况它们在雨中绽放的时候呢。
注释
- 万蕊千葩:形容花朵繁多,色彩鲜艳。
- 停杯:指停下酒杯,表达诗人此刻的沉思和无奈。
- 恨东风:东风通常象征春天,诗人却因春风的无情而感到怨恨。
- 薄寒:指微寒的天气。
- 愁恼:忧愁和烦恼。
- 值雨中:正值下雨的时候,含有“花开在雨中”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景文,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淳熙年间。他以诗词、散文闻名,特别是在理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刘克庄的作品常蕴含深厚的哲理,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花凋谢后,观海棠时引发的感慨。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清高,而海棠则代表着柔美与短暂。诗人借梅花与海棠的对比,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和对花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无奈。在“万蕊千葩染似红”中,诗人描绘了花开的繁盛景象,仿佛一片绚丽的花海,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随之而来的“停杯无语恨东风”,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此时的他虽然目睹了花的绚烂,却因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感到沉重。诗中提到的“薄寒”与“雨中”,进一步渲染了花开时的脆弱与无常,给人一种忧伤的美感。
整首诗在色彩与情感、景象与心境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花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伤,进而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刘克庄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蕊千葩染似红:描绘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色彩如染,展现了生命的繁华与绚丽。
- 停杯无语恨东风:诗人因东风的无情而感到无奈,停下酒杯,内心充满怨恨。
- 薄寒且为花愁恼:在微寒的天气中,花的凋谢使诗人感到忧愁与烦恼。
- 何况开时值雨中:花开时正值下雨,更加衬托出花的脆弱和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染红的景象,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万蕊千葩”与“停杯无语”,形成节奏感。
- 拟人:赋予花以情感,使其愁恼,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对无常人生的感慨。通过花的盛开与凋谢,诗人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不屈的精神。
- 海棠:象征柔美与短暂,代表着生命的脆弱。
- 东风:通常象征春天,此处却成为诗人忧愁的源头。
- 寒与雨:分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对生命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蕊千葩染似红”的意思是: A. 花朵稀少
B. 花朵繁多且色彩鲜艳
C. 花朵凋零
D. 花朵枯萎 -
诗人“停杯无语”的原因是: A. 喝醉了
B. 对东风感到怨恨
C. 太高兴了
D. 忘记了时间 -
诗中提到“薄寒”是为了表现: A. 花的美丽
B. 花的脆弱
C. 春天的温暖
D. 天气的变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现了春天的景象与忧愁,反映出诗人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刘克庄的花意象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