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竹溪二首》
时间: 2025-01-01 11:54: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问讯竹溪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几度书来说乞身,果然跳出软红尘。
推黄粱枕了无梦,对紫薇花他有人。
杜老诗犹怀主相,瞿昙法贵等冤亲。
竹君樗叟俱强健,天遣相从寂寞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和对红尘纷扰的逃避。几次书信中表达了想要脱离世俗的愿望,最终真的超脱了世俗的束缚。推开那梦幻的黄粱枕头,便再无梦境。而在紫薇花下,依旧有他人相伴。杜甫的诗仍然怀念着往日的朋友,释迦牟尼的法则使得众生有情。竹君和樗叟都是强健的隐士,天命使他们在这寂寞的地方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乞身:请求脱身,隐退。
- 红尘:指世俗的繁华与纷扰。
- 黄粱:比喻虚幻的梦境,出自《庄子》。
- 紫薇花:象征美好和繁华,常用于抒情。
- 杜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瞿昙: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竹君樗叟:隐士,指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等人。
- 寂寞滨:指孤独的岸边,寓意隐居生活的清寂。
典故解析:
- 黄粱梦:出自《庄子》,用以形容虚幻的理想与追求。
- 杜甫:代表了士人的理想与困境,常常怀念旧友。
- 竹林七贤:指魏晋时期一群隐士,追求自由与个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静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高远的思想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逃避之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借用竹溪的意象,表达了与友人隐居的理想。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问讯竹溪二首》通过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感悟。开篇提到“几度书来说乞身”,既表达了诗人多次向友人诉说自己想要隐退之心,也展现了他对尘世纷扰的不满。接着“果然跳出软红尘”,则是对这一愿望的实现,跳出红尘意味着超脱了世俗的束缚,步入了理想的隐逸生活。
而“推黄粱枕了无梦”,用黄粱梦的典故,强调了世事如梦的哲理,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再到“对紫薇花他有人”,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传递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温暖,尽管隐居,但并不孤单。
诗中接着引入了杜甫和释迦牟尼,表现了对历史诗人和哲学思想的怀念,体现了诗人与前人的精神联系。“竹君樗叟俱强健”,则是对隐士生活的赞美,竹和樗都是自然的象征,代表着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最后一句“天遣相从寂寞滨”,则强调了命运的安排与隐士之间的相互陪伴,尽管生活寂寞,但有志同道合之人相伴,显得格外珍贵。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世事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思索的画面,给人以启迪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几度书来说乞身:多次写信向友人请求隐退,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疲惫。
- 果然跳出软红尘:最终成功地超脱了尘世的纷扰,获得了自由。
- 推黄粱枕了无梦:放下虚幻的梦境,追求真实的生活。
- 对紫薇花他有人:在美好的自然中仍有人相伴,寓意着人际关系的温暖。
- 杜老诗犹怀主相:杜甫的诗中仍然怀念着昔日的友人,传递了对友谊的珍视。
- 瞿昙法贵等冤亲:释迦牟尼的教义使得众生有情,强调了因缘法则。
- 竹君樗叟俱强健:竹君与樗叟都是健康有为的隐士,象征着自由与独立。
- 天遣相从寂寞滨:命运使他们在这孤寂的地方相伴,突显出隐士间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梦境,强调其虚幻性。
- 对仗:如“竹君”与“樗叟”,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谊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溪:象征清幽、宁静的隐居环境。
- 紫薇花:代表美好与人际关系的温暖。
- 黄粱梦:象征虚幻与人生的无常。
- 杜老与瞿昙:历史人物的引入,彰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乞身”指的是什么?
A. 请求隐退
B. 请求财富
C. 请求名声 -
“黄粱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真实的生活
B. 虚幻与无常
C. 朋友之间的友情 -
诗中提到的“竹君樗叟”代表什么?
A. 诗人
B. 隐士
C. 政客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 陶渊明《桃花源记》:表现对理想社会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王维: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刘克庄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统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