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门机阱已相随,竟放灵均逐伯奇。
始者齧肤微似蚋,俄然择肉及于罴。
不言快箭穿杨叶,却讶长松托兔丝。
败坏人材由利禄,乃知曾点胜颛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内容可以这样理解:
出门的时候就有施加的机巧和陷阱在身边,竟然让灵均(指灵巧的才能)追逐伯奇(指奇才)。最开始的攻击像蚊子咬皮肤那样微小,然而转瞬间就像熊类一样选择了更大的肉体。不用说那快速的箭穿透了杨树的叶子,却让人惊讶于长松树上挂着的兔子丝。人才的败坏正是由于利禄的引诱,因此才知道曾经指点过胜利的颛师(古代的著名将领)。
注释:
- 机阱:比喻精巧的计谋和陷阱。
- 灵均:指聪明才智。
- 伯奇:古代的奇才。
- 蚋:一种小虫,象征微小的攻击。
- 罴:指熊,象征强大的攻击。
- 快箭:比喻迅速而有效的手段。
- 杨叶:杨树的叶子,用以形容箭的锐利。
- 长松:长松树,象征坚韧的存在。
- 兔丝:兔子的毛丝,象征轻巧的事物。
- 利禄:指利益和财富。
- 颛师:古代著名的将领,象征军事才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梦得,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著称,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五和》是刘克庄在政治风云变幻、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所作,表现了对人才与权力关系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五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深入探讨了人才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利禄对人才的腐蚀。诗中将出门比作进入一个充满陷阱的环境,暗示了生活的不易与复杂。灵均与伯奇的追逐,体现了对才能的渴望与追求,然而这种追求又被世俗的利益所干扰。
诗中提到的蚋和罴,表现了从微不足道到强大攻击的转变,反映了在竞争中,初始的小挑战可能迅速演变为巨大的威胁。箭穿杨叶的比喻则描绘了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如何把握时机,采取行动的重要性。
最后,作者对利禄的批判揭示了人才的败坏并非个体责任,而是社会结构所导致的。通过对颛师的提及,诗人呼唤理想中的领导者和人才,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人才的纯粹与正直。这首诗不仅是个人对才能与理想的探索,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门机阱已相随:出门就有计谋与陷阱在身旁,暗示生活中的复杂与危险。
- 竟放灵均逐伯奇:灵巧的才能追逐着奇才,表现对才能的渴望。
- 始者齧肤微似蚋:攻击最开始像蚊子咬皮肤一样微小,象征初期的挑战。
- 俄然择肉及于罴:转瞬间选择强大目标,代表着竞争的激烈。
- 不言快箭穿杨叶:不需要多说,那箭迅速穿透了杨树的叶子,象征高效的行动。
- 却讶长松托兔丝:惊讶于长松树上的兔子丝,暗示轻巧与坚韧的结合。
- 败坏人材由利禄:人才的败坏源于利益与财富的诱惑。
- 乃知曾点胜颛师:因此才明白曾经指点过胜利的颛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蚋”和“罴”的对比,表现出从微小到强大的转变。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并列句式,强化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才与利益关系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在批判利益侵蚀人才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人才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机阱:象征复杂的社会环境。
- 灵均:象征才华与智慧。
- 蚋、罴:象征竞争中的挑战与威胁。
- 快箭:象征迅速果断的行动。
- 利禄:象征社会的诱惑与腐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灵均”指代什么?
- A. 灵巧的才能
- B. 生活的困扰
- C. 个人的理想
- D. 社会的现状
-
“败坏人材由利禄”中“利禄”指的是什么?
- A. 文化与知识
- B. 利益和财富
- C. 人才的培养
- D. 社会的责任
-
诗中提到的“蚋”象征着什么?
- A. 微小的攻击
- B. 强大的竞争
- C. 个人的成长
- D. 社会的挑战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五和》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面对社会动荡时的情感表达和思考方式。刘克庄侧重于对人才与利益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战乱背景下的国破家亡,表现出更为深沉的忧虑与悲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诗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