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时间: 2025-01-14 18:49:57

世乱年荒何处家,陶轮浩劫涌尘沙。

玄黄血染龙蛇起,谁倚危楼听暮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时
王芬 〔清代〕

世乱年荒何处家,
陶轮浩劫涌尘沙。
玄黄血染龙蛇起,
谁倚危楼听暮笳。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动乱的年代,家在哪里呢?
如同陶轮的浩劫,尘沙四起。
天地间血染的龙蛇疾起,
谁能在高楼上倾听夕阳的笛声?

注释:

  • 世乱年荒:时代动乱,年头荒凉,形容社会动荡不安。
  • 陶轮:指陶器的轮子,这里用作比喻,暗示生产或生活的破坏。
  • 浩劫:指巨大的灾难。
  • 玄黄:指天地,形容宇宙的颜色,这里表达了混乱的局面。
  • 龙蛇:象征着权力与混乱。
  • 危楼:高楼,象征着人们的高处观察和无力感。
  • 暮笳:傍晚的笛声,象征着孤独和思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龙蛇起”,是对历史上动乱时期的隐喻,传统上龙象征着国家和权力,而蛇则通常象征着阴险和阴暗的力量。诗人在此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国家动乱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芬,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社会动乱的深刻思考和对故土的思念。其作品风格多以沉郁、悲凉为主,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人世的感慨。

创作背景:

《感时》创作于清代动荡不安的时期,正是社会动乱、民生凋敝之时。诗人借古诗形式,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感时》是一首充满时代感的诗,王芬通过简洁却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首句“世乱年荒何处家”直接点出诗人对故乡的迷茫与思念,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安居乐业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接着“陶轮浩劫涌尘沙”将个人生活与历史大潮相结合,突显出生活的艰难与混乱。

“玄黄血染龙蛇起”这句则是对国家动荡局势的深刻描摹,龙蛇象征着各种势力的角逐,暗示着政局的动荡和民众的苦难。而最后一句“谁倚危楼听暮笳”,则通过高楼与笛声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整首诗情感深切,结构简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社会风云的敏锐洞察和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乱年荒何处家: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家在哪里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考及对动乱的无奈。
  2. 陶轮浩劫涌尘沙:形容生活的艰难,社会的混乱仿佛尘沙四起,难以安宁。
  3. 玄黄血染龙蛇起:天地间的混乱与动荡,暗指历史上血腥的斗争与权力的斗争。
  4. 谁倚危楼听暮笳:高楼上的人能听见傍晚的笛声,却无法感受到内心的宁静,隐含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陶轮浩劫”将社会动荡比作陶器的破碎,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的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龙蛇象征着权力与混乱,生动地表达出社会动荡的背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家乡的思念、对动荡时代的反思与无力感,表达了诗人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与对历史洪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世乱年荒:象征着不安定的社会环境。
  2. 浩劫:代表了历史上的大灾难与变迁。
  3. 龙蛇:象征着权力与混乱的斗争。
  4. 危楼:象征着人们的高处观察与无力感。
  5. 暮笳:傍晚的笛声,象征着孤独与思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爱情的追求
    C. 对历史的赞美
    D. 对人生的感悟

  2. “龙蛇起”指代的是什么?
    A. 祥和的生活
    B. 权力的斗争
    C. 自然的灾害
    D. 民众的悲惨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反映了战乱对个人及家庭的影响。
  • 《登高》杜甫: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诗词对比:

对比王芬的《感时》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描绘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思乡之情,但王芬的作品更加凝重,杜甫则在绝望中透出一丝对未来的希望。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王芬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