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满子 久雨》
时间: 2025-01-17 09:59: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满子 久雨
水阔蛙喧叠鼓,树凉蝉咽新音。
草长当阶深浸绿,隔帘半壁苔青。
才歇奔腾屋溜,又早滴沥荷阴。
寂寂深闺人倦,风来午梦频惊。
云暗只疑天欲暮,几回收拾停针。
问天何事情重,时时珠泪常倾。
白话文翻译:
久雨之后,湖水宽阔,蛙声如鼓,响亮而重叠;树荫凉爽,蝉鸣低沉而新鲜。
草在台阶上茂盛地生长,深深浸润着绿色,隔着窗帘,半面墙上的苔藓显得青翠。
刚刚停息奔腾的雨水,又开始在荷叶的阴影中滴落。
深闺寂静,令人感到疲惫,微风吹来,常常打扰我的午梦。
天空阴暗,似乎要黄昏了,几次收拾起手中的针线。
我问天,究竟为何事情如此沉重,泪水时常倾洒而下。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阔:形容水面广阔。
- 蛙喧叠鼓:蛙鸣声如同重叠的鼓声,形象生动。
- 树凉:树荫下凉爽。
- 蝉咽:蝉声低沉,似乎在吟唱。
- 当阶:在阶梯上。
- 深浸绿:草色深沉而鲜绿。
- 隔帘:透过帘子。
- 苔青:青色的苔藓。
- 滴沥荷阴:指雨水滴落在荷叶的阴影下。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
- 深闺:指深闺房间,通常指女子的闺房。
- 午梦:指午后的梦境。
- 云暗:天空阴云密布。
- 重针:指缝纫的针线。
- 珠泪:形容眼泪如珍珠般滴落。
典故解析:
诗中反映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表达人在自然景象中的孤寂与感伤,具有深厚的情感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莱,清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久雨的夏日,诗人通过描绘雨后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压抑与个人情感的挣扎。
诗歌鉴赏:
《何满子 久雨》是一首极具情感与画面感的诗作。诗的开篇就以“水阔蛙喧叠鼓”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雨后景象,水面宽广,蛙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为久雨后的宁静而欢庆。这种生动的自然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夏日的气息,也为后面的情感铺垫了基础。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树荫的凉意和蝉鸣的新音,这种对自然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草长得茂盛,苔青的墙壁,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在这一片生机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疲惫与孤独。“寂寂深闺人倦”,这一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深闺的寂静与人心的孤单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问天何事情重,时时珠泪常倾”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仿佛在问天为何要让人感受到如此沉重的情感。整首诗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考,令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阔蛙喧叠鼓:描绘了雨后宽阔的水面和蛙声如鼓的景象,声势浩大。
- 树凉蝉咽新音:树荫下凉爽的环境与蝉声的低吟,营造出静谧的夏日氛围。
- 草长当阶深浸绿:草木茁壮成长,深绿的色彩映衬出生机。
- 隔帘半壁苔青:窗帘后半墙的青苔,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静默。
- 才歇奔腾屋溜:刚刚停止的屋檐雨水,体现出雨后的宁静。
- 又早滴沥荷阴:雨水再次滴落,暗示着内心的忧愁。
- 寂寂深闺人倦:深闺的寂静与人心的疲惫形成对比。
- 风来午梦频惊:微风打扰午梦,暗示着内心的不安。
- 云暗只疑天欲暮:阴云密布让人感到天色将晚,预示着忧愁的降临。
- 几回收拾停针:几次收拾针线,显示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 问天何事情重:向天发问,表达生活的沉重与困扰。
- 时时珠泪常倾:泪水如珠般不断流淌,传达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蛙声比作鼓声,增强了声音的立体感。
- 拟人:将蝉声描述为“咽”,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水阔蛙喧叠鼓,树凉蝉咽新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雨后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在对生活的思考中流露出对人生重负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与流动。
- 蛙: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树:象征庇护与宁静。
- 草:象征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 云:象征忧愁与阴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水阔蛙喧叠鼓”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繁华的街景
B. 宁静的田园
C. 雨后的自然
D. 夕阳西下 -
诗中“问天何事情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疲惫与困惑
C. 期待
D. 愤怒 -
“时时珠泪常倾”中“珠泪”是指什么?
A. 珍贵的泪水
B. 眼泪如珠般流淌
C. 珠子掉落
D. 无法控制的情感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同样描绘了雨后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 《静夜思》——李白: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王安石: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注重对环境的描写,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内心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古诗》
这些资源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