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4 05:26:45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

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记涪翁语,无尘有发僧。
无尘方愿学,有发亦何曾。
学士年年样,车门日日乘。
二毛犹胜我,不必愧鬅鬙。

白话文翻译

我还记得涪翁说过的话:无尘的和尚和有发的僧人。无尘的和尚才愿意学习,那有发的和尚又曾学过什么呢?学士们年年都是这个样子,车门前日日都有他们乘坐的车。二毛(指年轻人)甚至比我强,我又何必为我的头发而感到羞愧呢?

注释

  1. 涪翁:指涪陵的老者,可能是指某位著名的高僧或智者。
  2. 无尘有发僧:无尘者通常指剃发出家的和尚,而有发的僧人则是指仍然留有头发的在家居士。
  3. 无尘方愿学:无尘的和尚愿意学习,强调修行的态度。
  4. 学士:指读书人,特别是有文化的人。
  5. 二毛:指年轻人,形象地用毛发的稀少来形容年轻人的稚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词多以幽默、机智著称,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文人中颇具影响力。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相对平和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比无尘和尚和有发僧的态度,反映了个人在社会与文化中的位置。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无尘和尚与有发僧人的对比,探讨了学习与修行的态度。诗中提到的“无尘”与“有发”象征了不同的生活选择与内心追求。无尘的和尚代表了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而有发的僧人则暗示了世俗的牵绊。诗人借用涪翁的话,引导读者思考在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与平民的生活状态。学士们年年乘车,体现了社会的浮华与表象,然而“二毛犹胜我”的自嘲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成功的淡然态度与自我认识。他用轻松的笔调,表达了对年轻人的理解与赞赏,同时也让人反思人生的意义,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认知,而不仅仅是外在的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记涪翁语:诗人引入了一个智者的话,表明自己对智慧的向往与思考。
  • 无尘有发僧:对比两种人,强调选择与追求的不同。
  • 无尘方愿学:说明无尘和尚的学习态度,反映一种理想化的追求。
  • 有发亦何曾:质疑有发僧人的学习态度,暗示世俗生活的无奈。
  • 学士年年样:指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暗含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车门日日乘:描绘了一幅浮华的场景,反映出社会的表象。
  • 二毛犹胜我:用自谦的方式表达对年轻人的欣赏,体现出一种对世俗成就的超然。
  • 不必愧鬅鬙:强调了对外貌的释然,反映出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无尘”与“有发”的对比,展示出不同的价值观。
  • 自谦:用“二毛犹胜我”自谦的手法,表现出诗人的谦逊与成熟。
  • 典故:引用涪翁的话,增加了诗句的深度与历史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学习态度的深入探讨,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世俗成功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无尘:象征清净、高洁的修行状态。
  • 有发:象征世俗生活的牵绊,暗示对浮华的依赖。
  • 车门:象征社会地位与成功的外在表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无尘”与“有发”分别代表什么? A. 精神追求与世俗牵绊
    B. 贫穷与富有
    C. 年轻与年老
    D. 美好与丑陋

  2. 诗中提到的“二毛”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年轻人
    C. 知识分子
    D. 老年人

  3. 该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什么态度? A. 积极参与
    B. 超然与淡然
    C. 消极逃避
    D. 激烈反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岳珂的《梳头二首 其二》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自我反思,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纵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却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岳珂诗文集》